《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为是一个说教,理论加案例的书,发现关于蛤蟆先生心理出现状况,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内容浅显易懂。
感觉自己跟蛤蟆先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回忆童年的自己,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为了迎合父母,讨好父母,依赖父母,不懂得如何将内心的愤怒情绪如何处理。导致长大后的自己,继续维持这种讨好他人性格,也习惯性喜欢依赖他人,不敢独自完成很多事情…
蛤蟆先生问心理医生:我为什么不会生气呢?
原来因为对父母的复杂感受,所以学会了压抑自己内心的愤怒。
我也终于明白,为何面对一些不友善或无理请求时,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其实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压抑,这种策略是我从童年发展而成的防御机制。
心疼地抱抱内在小孩,原来内心小孩一直压抑着自己噶感受,当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会很危险,因为有随时爆炸的可能,为了防止爆炸,我们多注意适当显示自己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