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当中我们提到了,共产党的建立,那么,中共一大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呢?其实也就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如此的话,当以何为工作中心呢?其实也就是组织团结,发动群众做斗争,那么应该找怎样的群众呢?当时主要就是有两种人,第一个是工人,第二个也就是农民那么想,工人还是农民呢?有的人说肯定要选农民啊,当时的农民受到的压迫肯定比工人要强,因为那些地主列强们都把我们的地抢走了,农民肯定会更聚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反而是工人比农民更聚集,因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地方,每天要工作数十个小时才可以混口饭吃,所以他们,之间更加的团结,感情也更加的浓烈,而农民则是更分散,而且农民的话可能都会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闹翻脸,他们在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地少了没有,还是多了没,而且工人的背后其实是资产家,而农民的背后则是地主,所以这也就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取舍了,工人才是真正的代表,未来的无产阶级也是更无私的,所以工人也就成为了党的中心工作。
于是,中共便设立了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全国的党员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也宣传了,也组织了公会或者工人俱乐部,团结更多的工人,以罢工为手段,组织她们为自己的福利而斗争。那么这样的一个斗争能否取得成功呢?而这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工人,他们自己内部是否团结了,如果工人团结的话,那么,他们的资本家还好说,在中共的组织之下,在香港也就有了工人运动最多的时候,都有三万人之后,确实,这件事情也闹大了,也就触怒了吴佩孚,也就有了军队的镇压,一把枪打死数十,这也就是二七惨案了,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内部想,原因就是对手太强,自己太弱,如果我们没有枪支,我们没有武装的话,那么,只能够任由别人欺负,所以,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难以取得胜利的,如此的话,今后的路该如何去走呢?其实也就是必须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找一个同盟者,也就是扩大自己的实力,那么,在当时谁是这个好的同盟者呢?其实也就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孙中山,它有什么优势呢?因为孙中山在国民党更有声望啊,并且民国都是他自己创建的,他还当过大总统,虽然现在国民党的势力也比较小,只有一个小小的根据地,但是孙中中山也一直在坚持革命,并且也可以公开的进行革命活动,也有一批十分坚定的革命党,所以,孙中山无疑是当时他们的一个十分好的同盟者的选择。那么,既然共产党要选择孙中山的话,那么我们再反过来想一下,孙中山是否会接受国民党呢?其实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也就是北洋军阀,但是军阀后面都有一个西方列强,但是孙中山还是比较支持西方的,因为当时他就是去西方留学的,而以此来看的话,那么他们两个人之间可能是谈不到一起的,但是孙中山也只能靠民众,西方也只想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那些军阀也都是听从西方的,所以也就要打倒列强,除了军阀外,也就是国民革命。
最后也是谈到了一期,那么最后国共该如何合作呢?他和国民党是要选择党外合作,还是党内合作呢?其实党外还是分开的,而党内合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合力,而共产党也就可以靠着国民党的大旗去搞一大堆事情,之后也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后来就开始革命工作了,也就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比如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及黄埔军校的建立,而周恩来也在当时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当上了政治部的主任。
但是在1925年的三月,直系军阀倒台之后,孙中山也就病逝了,享年58岁,后来在四月,黄埔军校已经亏了侵犯广州的主力后,在上海也就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而后来,国民党的内部也就开始公开的分化了,有三个派,当时左派是主张横扫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中派则是建立一个由资产阶级主导,类似于中华民国,而右派这是自己当成一个新的军阀。
在这纷乱局势中,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则是依靠黄埔军校飞速崛起的蒋介石的选择,蒋介石,原本他是个左派,后来在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的事件,蒋介石以共产党员李志龙未经过她同意,擅自调动中山舰为理由逮捕了李志龙,并且进一步的要求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退出第一军,那么这个时候,共产党该怎么办呢?他们是要反击还是选择退让呢?现在其实共产党他们这边是有理的,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误会,而且当时也有一定的左派是支持他们的,所以反击当然是可以的,而且如果现在不反击的话,我们现在忍气吞声便是纵容蒋介石,那么之后,中共将会毫无还价之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支持反击,代表的是陈独秀,而最后还是选择了退让,而已之后,果然蒋介石又进了一步,让中共不能再担任中央部长,所以中共在国民政府的军权政权也都丢失了,后来,蒋介石以湖南军阀为契机,也就北伐了,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共领导下,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也是蓬勃发展,上海,湖南将地主打得落花流水。
而那些北洋军阀们看现在的视力不太妙啊,蒋介石现在的实力这么强,于是便直接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也就是直接投降了一批批的政客,官僚也从北方来到蒋介石的身边,蒋介石也就逐渐的偏右了,一时间就有了一个军事北伐,政治南法的说法。那么,面对革命阵营,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的严重局面,中共该怎么办呢?是否要进一步的发动群众斗争呢?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人依然是坚持不能再退了,现在已经无权了,如果再退,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就要组织民众反击,但是与他对立的还是陈独秀,坚持不退,要压制功能运动的过火行为,虽然陈独秀退了,但是在1927年的4月12日,蒋介石还是从上海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也就是412政变政变,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同时,还保持着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峙,而武汉的国民政府,也就是汪精卫是主席。
那么,武汉的国民政府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他们现在有三个选择,其实也就是东征蒋介石,第二个就是北伐奉系军阀,而第三个就是就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第三条路吧,就是深入的开展土地革命,这其实不太紧急的,并且如果就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话,还有可能造成内部混乱,而东征蒋介石的话,这个行为可能就有点过火了,并且也估计是打不过,所以现在奉系军阀是我们的真敌人,于是便北伐了,但是这个时候蒋介石虽然不打你,但是却对你有经济封锁,也就是武汉的财政困难,物资缺乏人心动荡,最后,军阀也都跟蒋介石合作了,而汪精卫也是最后结束了国共结束了,而大革命到现在,也就宣告失败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大革命的失败呢?其实,从1921年的七月中共成立到24年和就国民党合作,这个时候,共产党还是一个年轻的政党,之后的六年里,可以推动一场这样的革命,创造出这样的局面,这无疑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成就,但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挡是年轻的同时也太弱小了,也就不成熟,肯定是要犯错的,而退让是为了维系局面,但是后来也是犯了右倾的错误,所以这个党就像是一个新生儿一样,正在学走路,那么之后这个档是就地解散,或者就是一直这样失败下去,还是能够涅磐重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