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观点非常明晰,就是让“深奥”的数学在普通教育中应用,他认为“数学,若想在普通教育中有作用,就必须经历一个严格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必须直接而简练地探讨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一般概念。”“必须坚决把深奥性从这门学科的教育用途中根除。”这几个必须非常坚决,表述也非常清楚,也就是让学生能够通晓抽象思维,能够认识到它是如何用于特殊而具体的环境,应该知道怎样在合乎逻辑的调查研究中使用一般的方法。也就是学以致用,如果学生死记硬背记住了,而不会用,那么学习的意义何在,这不就是以填鸭式给学生硬塞“呆滞”知识,还能指望孩子变得聪明吗?
作者用大量的实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数字、数量和空间的关系”、“通过复习引导进一步发展”、“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概念是函数”、“逻辑训练的主要手段”等方面。特别提出逻辑训练的方法:第一阶段是全等的学习;第二阶段是相似性的学习;第三阶段是三角原理的研究;第四阶段是引入解析几何。他提醒教育要把数学学科从“一种机械训练”的指摘中解救出来。单从作者的措辞上就能感觉到他对当下数学教育的不满,也能感觉到数学课程改革的迫切。
回到孩子的学习中来,透过孩子的视角看数学教育,的确如此。数学教育真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的掌握上,应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不在于背诵,而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的意义是让孩子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会用数学眼睛去观察,会用数学语言去表达,这种能力单靠一味地机械训练是不能完成的。
花饭从简,返璞归真。孩子要改变要依靠有协助能力的成年人,要考科学系统的课程,要考有节奏的发展性训练,要有规律性的实践。让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学习使他们更灵动、更聪明。当然,书中也说了,单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很难,但是,有意识就会有改观,只要不回避问题也是一种进步,小步走,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