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昨天下午下班到家后,见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两小盆剥好的枇杷。
母亲说是他在小区的枇杷树上摘的,听别人说加上冰糖放在锅里可以熬成膏,放在冰箱里,如果小宝生病咳嗽了可以给她用水冲着喝,治疗咳嗽效果很好。
见别人摘了,于是她就摘了一些。
听母亲这样说。我就对她说,不用你弄了,我来熬吧。
本来我们厂有几棵枇杷树,上面结了许多枇杷也已经黄了。我就打算这几天摘一些熟了的,枇杷熬一些枇杷膏,留着冲茶喝。正好今天母亲准备了,那就今天熬吧。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枇杷膏的治法。看了几篇文字介绍,又看了几个视频,选择了其中一个家庭枇杷膏的制作方法的视频作为参照。
看着视频中熬出的枇杷膏还不错的样子,准备按照视频介绍的方法熬制,看最终成品如何。
根据视频的介绍,在熬制时可以加一些川贝在里面,这样熬出的枇杷膏更好一些。
我出去到小区附近一家卖有中药的药房,准备买一些川贝。
来到药房一看有两种包装规格的川贝,其中一包3克的标价24元多,另一包12克的要90元,果断放弃购买。
另一种老冰糖家中有就不用买了。
枇杷剥皮和去核的工作,母亲已经完成这块。省了我处理枇杷的工作。
又按照视频说的,去小区枇杷树上摘了几片老的枇杷叶用来熬煮水。
把摘回来的枇杷叶用水清洗干净,将叶子撕成小片,放在煮水的锅里,视频里说不建议用铁锅,所以我用的是家里的电饭锅。
在锅里放一定量的水没住叶子,开火煮枇杷叶。水烧开后,我将老冰糖放进水里。在熬水煮水的过程中,使冰糖融化在水里。
在煮枇杷叶的过程中,又按照视频介绍的方法,用家里的料理机将枇杷果打成果浆,盛放在盆里备用。
将枇杷叶煮水大约一个小时,用漏勺将枇杷叶和浮在水上的白色蜡状物捞出,然后将打好的枇杷果浆倒入锅中。
开始正式枇杷膏的熬制过程。
我感觉煮水时放的老冰糖有点少,又抓了两把冰糖放在熬煮锅里。
最开始让电饭锅自行加热熬制一段时间,几分钟后,果浆开后不断的向外冒泡,滚烫的果浆随着气泡的炸裂不停的向外分溅。我一不小心,手上溅了一些,烫的皮肤火辣辣的疼。
这时我用一个勺子不停的搅拌着烧开的果浆,一方面及时散热,防止气泡炸裂,果浆到处飞溅,另一方面防止糊锅。
刚开始随着加热,从锅里散发出大量的水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浆慢慢变得浓稠。按照视频里说,这个熬制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可我熬了一个半小时,果浆就变得非常浓稠,已经没有水气冒出了。但是根本没有变成视频中那种粘稠的黄色膏状。我熬制到最后成了一团黏糊的果酱团,根本不晶莹剔透。最后只好作罢,将粘稠的果酱团成放在事先用热水清洗杀菌好的玻璃瓶中。
自己熬制好的所谓的枇杷膏其实是一团黏糊的果酱。取一些放在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用勺子搅拌时果酱团慢慢融化在水里,随着果酱团在水里散开,杯子里出现许多果酱渣。静止一段时间,杯子底下沉淀厚厚的一层果酱渣,杯子上面水变成橙黄色的所谓冲泡汁。
尝了一下,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不甜,有点枇杷果的酸涩味。
总之,没有做出想象中的那种像糖稀状,橙黄色的枇杷膏。不知是视频的问题还是我熬制的方法不对。但我感觉视频中用果浆直接熬制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下一次再换一种熬制方法试一下如何。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不能仅仅凭着别人说的,就想当然的认为就是那样的。只有经历了才真正知道到底是不是那样的,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才有那句话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