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应用中的“困惑”
在OKR应用中,很多学员经常问我一些高度雷同的问题,大致如下:
1,员工为什么要设立挑战型目标?
2,员工只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关键结果是领导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负责?
3,部门间的协作靠面子,交情,情感账户,上下左右的业务协作真的管用吗?
4,目标是我自己定的,关键结果是我自己定的,评分和信心指数都是我自己定的,这样做有意义吗?
5,我们组织中分工明确,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做好自己的事,和领导的关系最重要,自评和互评有作用吗?
6,我们公司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者一把手文化,与我们大家真的没什么关系,OKR是一套好的工具,领导喜欢就让领导用吧,为什么要我们也应用?
7,我们的日常工作都是领导安排,有统一性安排,也有随机性安排,我们员工什么都决定不了,就连二把手也没有什么决策权,领导让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吧,OKR适合我们吗?
8,OKR工作法真好,实施OKR以后,可以让员工更加服从公司安排,少抱怨,多付出,不计较回报吗?
再谈OKR与思维转换
每次我都郑重其事的告诉提问者,您的思维需要彻底的转变才有可能理解OKR的价值。现实中我们对传统管理的依赖程度之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深深的植入到我们的意识中,并且我们也完全的接纳和留存,成为很多学员内心的“事实”。
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最大变化就是对过往认知的调整,以前我们讲得是“分”,越分越细;当下我们讲得是“合”。因为我们要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彼此高度关联。互联网让独立的个体和万物互联的世界合二为一了。
我们当下的这一轮数字化革命,本质是一次技术推动下的智能化,智能化可以提供可量化的,标准化的,大规模的,更加精准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说这一轮的数字化革命本质是淘汰人的。淘汰那些人浮于事,缺乏想象力的员工,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在组织的良好氛围下,产生巨大的创造力,这才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也是OKR工作法基于内在驱动力的价值所在。
信心指数是风向标
OKR的信心指数标记是个体主观判断,那为什么还要单独来阐述,原因在于成熟的OKR应用中,信心指数会成为目标价值的风向标。
在过往的OKR成功案例中,如:软件开发团队,互联网应用,金融创新,知识付费服务商,平台电商,搜索引擎,无人机制造,生物制药行业等等,OKR信心指数在整体应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状况;
1,对于初期应用者,OKR信心指数在开始阶段时常会设定的比较高,OKR达成概率反而并不高,甚至在实施中出现必须要调整的状态;
2,随着应用水准和熟练度的增强,信心指数在OKR整体的运用过程中,呈现由低到高的图谱,且非常稳定,到了OKR周期的中后期,信心指数曲线反而快速上升,这是比较正常的状态;
3,从价值贡献角度来看,那些为组织提供巨大贡献的OKR,其运行初期的信心指数设定并不是很高,一般都低于50%,这也是一种经验状态。
“评”与“估”
这是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对评估的经典语录,我本人非常欣赏和推崇,其生动的反映出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过程,是可以达到满足业务和客户的需求的。
如何理解OKR的“评”
跟进评估的本质不是监视下属工作,也不是严厉的控制,而是帮助下属修正实施中的偏差,引导其进入达成目标的正确轨道。
操作细节上不是要挑员工的毛病,用以惩罚员工,而是为了研究探寻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对策。在“评”的环节上,OKR管理者的注意力要放在下属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进度上,视野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们短期的工作成果,还应看到他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而导致他们长期的、即将取得的成果。
OKR的“估”
跟进评估的重心不应该放在“评”上,而应该放在改进、解决,以及培养团队成员上。因此而实现自我目标追踪,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增加责任感。
细节包括:实施进度、实施质量、实施平衡状态、实施协同状态、实施落实状态、实施改进方法。
有效连续的追问
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
是否有偏差?
偏差率有多大?
已经采取了哪些有效的行动?
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哪些对策?
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
自我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是什么?
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自我认为实施中是否受到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
曾经使用过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障碍?
小结
在OKR语境中,目标设计的越具有挑战性,所产生的结果就更具有价值,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结于我们组织的公开全透明与协同连接。兼容并包的组织文化氛围,可以高效的引爆组织中个体智慧,在这个到处弥漫着个体意志的时代,OKR告诉我们唯有点燃,激活,唤醒个体,才可以使组织变得卓越。
附表一:OKR目标关键结果评估记录表
实战寄语
一,落地手册
在本节落地环节中,重点就是OKR问责制的形成机制,首先要明确,OKR的问责制与传统组织中问责制的差异,那就是OKR精神中的问责制,是建立在自主,精专,协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问责。
其次,如何建立起OKR的自我问责制,现给出几点实战建议;
1, 自主性:包括目标设定,路径设计等等;
2,参与度:包括协同连接,自评与互评,实施校正;
3,创造性与主动性,连带的契约精神。
二,案例反馈
在本节实战中,大量案例反馈,思维的转变依旧是自我问责的最大障碍。
建议管理者尝试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1,适度放权;2,组织扁平化;3,建立彼此信任的文化;4,组织内部相互认可;5,营造良好组织氛围;6,让员工感知到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