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时光荏苒,转瞬间又到了月末岁尾。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不舍离去的旧岁最后一页,我坐在窗前,翻开了《人间值得》这本书。
翻开书页的一瞬,恒子奶奶那平和而坚定的话语便映入眼帘。她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不知为什么,读到 这一句,我的眼睛竟然有些潮湿。它仿若一记温柔的警钟,轻轻敲醒了在生活中疲惫奔波、用力过猛的我。
回首往昔,年轻时的我,总是怀揣着满腔热血和无尽的抱负,在职场上拼命冲锋,那些层层叠叠的证书和奖杯,记载了我曾经的努力与拼搏。
还记得,为了办好自闭症班的康复教育,在没教材的情况下,我的每一个寒暑假,都是一个人制定了全校十多科的教学周月计划。
为了让自己成为多面手,人到中年的我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每天都在刻苦地钻研。
学校建网站,微机老师说:“S校,我不会ps,图片得您做。”我说:“好,我来。”于是,深夜我一个人在灯下修图。
学校要迎接省检,大校说:“H,宣传片和宣传板别人不会也不知道该选啥,你来。”我说:“好,我做。”
于是,有些花眼的我把头几乎贴在电脑上,在我的活动文件夹里一张张选图,又用剪辑软件一张张编辑,配音,加音乐。等到宣传片做好的时候,我的眼底一片青黑。
一次次的无条件接受,一次次超负荷的工作,过度的劳累带来的是身体的每况愈下和精神的高度紧张,不知不觉间也加入了慢性病的队伍。
今天读到这句话,我才如梦初醒。人生之路漫漫,它并非一场短暂的冲刺赛,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不必在每一个阶段都耗尽所有的力气,有时候,放缓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生活的细微之处,或许才能真正品味到人生的真谛。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我们应珍视自己的生活节奏,坦率地接纳生活赋予的一切,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都是人生独一无二的篇章。
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阐述,也让我感触颇深。恒子奶奶说:“人和人之间就是一份缘,情分被消耗殆尽,缘分便走到了终点,把错归咎于自己,并且礼貌地退场,是成年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人至中年,尤其是退居二线后,对人际关系更是日渐清醒。曾经推心置腹的挚友渐渐疏远,曾经并肩的伙伴分道扬镳。人走茶凉,这句话感悟尤深。
起初,面对关系的破裂,总是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为何无法维系那些曾经珍视的情谊。但在岁月的沉淀中,我慢慢明白,人与人的缘分是微妙而难以捉摸的,并非所有的关系都能天长地久。
就如同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所描绘的生活画卷,有温馨甜蜜的相聚时刻,也有不得不面对的离别与失散。我们应珍惜那些依然陪伴在身边的人,同时,对于那些渐行渐远的缘分,学会释怀,以一颗豁达而坦然的心去面对。
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真诚与善良,不强求、不纠缠,让每一段相遇都成为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即便缘分有尽时,也能微笑着挥手道别,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在对待生活的烦恼与困境方面,恒子奶奶教会我:“只要活着,人生总会有办法的。能吃饱,能睡好,有一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工作,一定没问题。”
如今,自己的身体也在日渐衰老,老人和孩子都需要我们照顾和帮忙,压力也是不小,但我会微笑面对,合理解决。
罗曼·罗兰曾说:“世今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或许充满了琐碎与艰辛,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希望,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够穿越风雨,迎来那一抹绚丽的彩虹。
每一次克服困难后的成长,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坚守,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此刻,合上书页,我的心中满是感慨与温暖。《人间值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位智者在耳边的轻声呢喃,是一份来自生活深处的馈赠。
它让我在中年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人生旅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和应对困境的方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带着这份从书中汲取的力量,以更加从容、平和、坚定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用心去感受人间的每一份值得,让生活的画卷在岁月的流转中,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不辜负这一场珍贵的人间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