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面前,认真回思过往的一年。事实上,如此这般在词语的密林间飞舞的姿式,我已持续经年。村上春树曾问过喜欢长跑的自己,在飞速前行的脚步中,大脑能否保持一种连续的思考状态,他的答案是不能。蒙田也持有与此类似的观点。不过,蒙田的看法是,一个人如果不假借于外物,仅凭一个脑子来想问题,想着想着思路就会跑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随波逐流应该是大多数普通人生存的真实情态。换句话说,一向自负的理性于我们本真的生存境遇而言,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和有力。
悲伤由此而来。对于喜欢追问意义的人来说,如果前行的步伐不能一直向前,那么,任何意义上的道路必定不能以进步或胜利来衡量。因为,我们都是在原地幻想和打转。其实,我知道类似这样的文字,在目前的中文语境中还是少得可怜。尽管如此,就像是曾经明代的李贽一样,我还是因为单纯而固执的喜欢,愿意把这种注定会化为灰烬的东西留存下来,呈给那些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寄居在高山之巅,或云雪之间的人去欣赏和把玩。
当年,36岁的苏东坡总喜欢用“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来形容自己的远大志向。而一直要等到64岁临终前,他才懂得“着力即差”这个平凡且深奥的道理。只是,这一认知过程的曲折颠沛会让人唏嘘万千。就像是,你在25岁时苦追一名心仪的女子而不得,直到你65岁时对方终于回心转意,愿意和你一起生活。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你接受起来是否会心安理得?我不知道。所以,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只能沉默,或者暗自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