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过年

年轻时,我们喜欢热热闹闹,大家聚在一起推杯换盏。如今我已中年,感觉不配过年,钱包不配,身体不配,精力也不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得精打细算掂量口袋里的余钱,也得避免身体过度透支。生活在前,节日在后。人到中年,过春节一切从简。

01饮食极简

02消费极简

最近,有个新词火了,叫“过年式破产”。一到春节过年,钱就不知所踪了,很多人大呼“破产”。年货、红包、人情往来,一不留神钱包就见了底。春节,不仅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也是一个烧钱的假期。尤其对中年人来说,过的不是春节,而是“春劫”。

作家莫言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过了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但他发现大人们不但不喜欢过年,甚至很惧怕过年。行至中年,莫言才突然理解这种心情。因为过年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拮据的生活预算里往往没有这笔开支。

03社交极简

春节期间,除了和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参加各种聚会也是避免不了的。可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现在的聚会早就变了味道。亲戚聚会,有钱的声音大,没钱的躲一边。同学聚会,混得好的人,成为聚会的主角;混得不好的,只能沦为配角。

正如周国平所说: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利益或无聊。最近几年,春节回家,我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唯一的一次聚会,是和儿时的几个玩伴,约在一家酒馆小酌几杯。不是豪华的场所,好在清静优雅;没有华丽的餐桌,只有几道简单的特色菜。我们谈笑风生,追忆旧日时光,聊聊过去一年的变化。没有人在意谁比谁更有钱更成功,只有真实的情感流淌其中。我想,这才是过年应该有的社交。我不再纠结于参加同学会、亲戚聚会,而是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快乐。

中年人的春节,拒绝无效社交。与其在酒桌上阿谀奉承,不如邀三五好友小酌几杯,反而更有意义。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好好休息,内心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04心态极简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感触颇深。生活在广东的郑龙月收入几千块钱,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基本开销。可他却打算买辆车回家过年,理由是:开辆车回去倍有面子。妻子不同意他的决定,房贷、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哪一样不需要钱啊?买车不是小事,后续的保养、保险、停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郑龙执意要买,妻子拗不过他,只好劝他:我们能不能租一辆车回去?郑龙没有说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男人的面子有时候真的很重要,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我。”

无独有偶,一位满面沧桑的中年男人,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换新鞋准备回家过年。“不穿新鞋不行,回了村子,要被别人笑话。”中年人,最容易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春节期间,想要击垮一个中年人的心态,只需要问他三个问题:“房子买在哪里呀?”“过去一年赚了多少钱呀?”“孩子成绩怎么样?”

人到中年,生活的累,一半来自生存,一半来自攀比。只有不拿别人当参照物,才能安心享受自己的人生。人生前半场,我们拼梦想,拼体力,拼命追求一切力所能及的物质和荣誉。行至中年,我们终会遇到自己的天花板,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介凡人。尼采曾说过:“我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人到中年,把生活调到极简模式,以清净心过年。丢弃不必要的物欲,抛开不必要的关系,放下不必要的攀比。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也是开启新一年最人到中年,背负着的是一家老小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比借钱更令人崩溃的,是辛苦工作攒钱一年,过年时眼睁睁地看着钱包被掏得干干净净。风光无限的春节之后,是一地鸡毛,是捉襟见肘。所以啊,该花则花,能省则省。对中年人来说,摆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生活,而不是节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