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们在做事上,数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
老爹前天给我打电话,除了聊家常外,他说我应该把内容的更新频率降低到一周一篇,要发就发「质量好点」的内容,比如他很喜欢的那个中老年抄袭鸡汤号。
我理解他的出发点,但不赞同,借着这事儿我说下自己的做事态度:追求数量远比追求质量更重要,尤其在前中期。
01
现实中我们时间有限,先完成数量,比把单个质量搞好更重要。
比如公司让我推一个项目上线,时限一周,这个项目涵盖团队工作分配、文案撰写、活动设计、与私域/电商对接各方面,我呢,很喜欢抠内容细节,一个遣词造句都能反复琢磨半小时。
等自己勉强满意后,时间已过去三四天,剩余的时间所剩无几,其他事情只能敷衍应付,而项目的最终效果一般都不太好,我还耽误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
工作如此,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如此,现实不允许我们把过多时间耗在同一件事上,舍弃完美主义,做到70-80分可以就够了,有多余时间再去优化吧。
02
我不纠结质量,不是因为质量不重要,而是当我们的水平和认知处在低水平时,无论如何优化,结果也就那鸟样。
为了达到完美健身效果,我办健身卡前纠结了几个月:该如何使用器械,该如何找发力点,该如何调整饮食.......为此研究了很多健身书籍,还设计了一套花里胡哨的训练动作。
现实很残酷,等我真正去做才发现:想象中该有的器械少了一半,另一半认识的器械又不知道怎么用,精心设计的训练动作压根找不到发力感,期间我还为了在一美女面前装X,拿10kg哑铃做侧平举,导致肩峰拉伤,在家休养半个月。
肩膀恢复后,我不敢装X了,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动作做起,每天要求自己完成固定组数后再回家,安静撸了两个月铁,某天,莫名感受到了发力点,给我激动的。
讲真,当你身体素质、思维、技能处于低水平时,优化的意义都有限,还不如先身体力行去堆数量,在这种重复动作中才能get到你想要的那个点,量变产生质变就是如此。
03
空想无用,只有先堆数量,才能从已暴露的问题中找到需改进的点,从而提高质量。
还是拿写稿举例,做号前我做了无数思维导图,脑子都会,但一上手写稿就废了,一个小时挤出不到100字,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干脆把精力放在改进已暴露的问题上,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没有灵感?去优化选题库。写文卡顿?去建立素材库。逻辑混乱?花时间思考。没有语感?多琢磨竞品。排版简陋?打开编辑器研究......
讲真,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耗时间,但内容的整体质量确实在慢慢提高,但如果我不先把数量堆起来,只是停留在幻想中,这些问题是不会这么快暴露出来的,我更不知道如何去改进。
而且堆数量的好处还有两个:
第一,在一段时间内,你一直关注重复行为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就会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有助于习惯的养成,而习惯则是个人成长的核心要素。
第二,堆数量本身就是锻炼脸皮的过程,初期完成的质量肯定不会太好,大概率会碰上无视、冷漠和批评的状况,你顶着这些情绪坚持做,脸皮和勇气就磨出来了。
总之,我之所以觉得数量比质量重要,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像黄药师那样,随便什么事一接触就能快速精通,惊才绝绝,百年难遇。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成功的机会都藏在笨拙地重复和改进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