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十七——班级小集团分层

第十七期话题:班里的学生按照成绩自然分成了几大“集团”,成绩好的一些同学常在一起谈论问题、高谈阔论;调皮的学困生“难兄难弟”们打得火热,上课下课常忙的不亦乐乎;成绩中等的学生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给班级添乱,也常引不起老师和另外两类同学的重视。您看怎么看待这样的班级状态,认为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应对?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班级“集团化”分层是许多班级的真实存在状态,这不仅是成绩的分化,更是社交圈层、心理状态和班级话语权的分化,这种班级生态现象不利于团结和同向提升,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悄悄的打破并重建。

对这种分层的认可,是无形中的贴标签,被过分关注的优等生,搅动班级不安定的学困生,比较听话的中等生,会使班级的凝聚力减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除成以外的优点长处,时间长了将会缺乏与不同思维、背景同学的交流,造成小圈层的氛围,不利于培养共情能力和领导力。我的措施如下:

一、打破唯分数观,一视同仁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被关注、被重视的尊严感。我们要培养精神有韧劲,灵魂高尚的学生。

二、重建学习小组,兼顾成绩、性格、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觉得有技在身,或有分享欲、或有贡献力、或有领导力等。

三、活动育人,各放其彩。班级可开设语言类、文艺类、体育类、实践类活动,让有特长的学生崭露头角,提升自信力。保持自信是一个人无畏无惧前行的能力。

四、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让每位同学都有班级主人翁精神,在班级之内是众星闪耀,映照他人;在班级之外,是“我们班”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向上的集体。

  一个班尤如一群羊,每一只羊都要向着共同方向。


京杭大运河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