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当然成为博览古今的全才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但也要接受教育,成为不同的人才。古人对人才的选拔,是从社会最基层开始的。国家官学教育,每个乡都有学校,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学习。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学习怎么做管理者。像孔子、孟子,他们都不再是贵族子弟,都可以有机会接受士人教育。
也就是说,大家从小都有机会接受士人教育,长大后都有机会当官,学而优则士,参与国家管理。分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国家会进行一次普遍的选拔,有些学不下去的,就去上技校,去做农业,或者去做工业。家里没地的,没工业作坊的,就没法做工业农业。不得已,才只好去做商业。士、农、工、商,按照个人学业成就,分的很清晰;大家参与社会分工,社会运转也比较稳定。
这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同样都是教育,为什么古代的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是孔孟颜回这样的人,而我们现在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怎么不怎么太懂道理呢?对国家对社会,怎么漠不关心呢?怎么心里缺乏道义呢?怎么都考上清北这种最高学府了,还去杀人呢?因为现代的教育既没有传授士人教育,又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分化;分文理科就是分化的手段,学生们偏科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士人教育在于传统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一部分矮化成现代的素质教育,这样大家比较好理解。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士人教育的积淀与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人的是非善恶以及目标大小、价值多少,都是来自于士人教育与通识教育,而非匠人教育。
当然如果天赋极高加上后天努力,把几样都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大师。虽然我们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但不能妄自菲薄,而是奋发图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