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思维 让数据开口说话

王后有一块魔镜,她经常走到镜子面前自我欣赏,并问道:“告诉我,镜子,告诉我实话!这儿所有的女人谁最漂亮?告诉我她是谁?

镜子回答道:“是你,王后!你就是这儿最漂亮的女人。”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格林兄弟就在童话《白雪公主》中就假设了这样一场景:AI智能,语音处理加数据搜索,感觉这就是数据思维的雏形。

《数据素养》作者乔丹.莫罗被认为数据素养之父,译者长期从事统计学、数据分析和决策教学科研,是国内数字数据领域的资深专家。


这本书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素养是什么,数据素养对工作及生活的帮助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分别展开叙述,让读者对认识到数据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数据素养,进而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助力。

一、数据有什么用。

作者这样说:“不容否定的事实是数据确实是一种资产,一旦使用得当,不仅能助推进步而且能确保取得成功”

据报道今日剑桥大学宣布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在此之前就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外知名高校宣布承认高考成绩。简单的一个分数背后不仅仅是考生和家长的辛苦付出,还有出卷及批改的专业和严谨,这才是高考的权威之所在。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分数就是考生苦读数载,辛苦拼搏的见证。拿到分数之后,填报志愿就成了重头戏,所谓填的话不如报的好。对照一分一段表,参照心仪院校历史录取情况进行填报。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数据之上。

6月20日起,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而早在一月初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分别达到5231对,10606对。今年暑运两个月内预计发送旅客5.2亿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1000万人。中国铁路傲视全球的成绩背后又是多少数据的计算及处理。

二、数据怎么用。

数据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贪婪的吞咽着口水,伸出一双双大手……。而怎么更好的享受便利,不会深陷爆炸性资讯的泥潭,迷失自我。

就像那个在淘宝搜索电饭煲辨别是否为高净值用户的那个梗,商家的用户画像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买家提供的方便,但是用户要去分辨这是方便还是随便。

这就是需要数据思维的时候到了:“有意识的利用数据资料,学会从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学会运用数据和信息来帮助论证和说明问题,直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作中依然如此,火遍便全网的董宇辉老师面对领导的关心是这样回复的:“俞老师,感谢您关心,能干是福气,昨晚在线10.8万人,卖出去好几完本书,作为新东方的一名员工,传递知识倡导阅读,让大家对新东方印象深刻是我的荣幸……”这条微博好评如潮,获得3.3万个点赞,2000多评论转发。想必收到这条消息的老俞也暗暗颔首。


作者在书中提到数据认知素养的四个层次:阅读数据、用数据展开工作、分析数据以及数据沟通。模糊的概念,总结关联起来是不是突然很清晰很立体的感觉。具体运用还请对号入座。

三、数据伦理。

数据伦理,咋一听有些吃惊。仔细想想到很贴切。

就像某打车软件被国家网信办依据《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进行审查,稍后要求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貌似不仅仅是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我们再回到那个童话,假如王后没有因妒害人的话,她应该还住在那个美丽的城堡里,过着幸福的日子。

生活没有假如,也没童话故事这么简单。底线就是聪明别被小聪明误。

生活中我经常用智能音箱查天气,关灯,拉窗帘……原本繁琐的事情变的只是动动口,或者利用传感器设定利用相关触发条件一劳永逸。

时常被抱怨变懒了。

这本书给了我答案:“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没有使我们变的懒惰,反而可以帮组我们提高生产力,通过赋予我们更多时间的方式,让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实现……”

对此,我深以为然。

这本书中没有复杂数据模型运算,“是从思辨式思考角度谈论数据认知素养的知识体系”,是方法论。

“只要我们每个人带着好奇心、创造性思维、批判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数据及其分析运用开始,本着‘娱乐化’心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断地实践,就一定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