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惩罚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家庭教育中的“惩罚”应是“因爱而惩,以教代罚”,当惩罚能够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他能够产生真正的悔过之心,这种手段才有运用的必要。

一、什么情况下需惩罚?

惩罚的运用并不是随意为之的,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负面教育效果。

哪些行为可以使用惩罚手段,哪些是不可使用惩罚手段的,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可惩罚的情况:

1.孩子故意犯错误,向父母示威。

2.在家长讲明道理、反复提醒后,孩子重复犯同样错误。

3.孩子对父母温和的说教拒绝接受时。

二)不可惩罚的情况:

1.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知识和经验,首次犯错误时。

2.孩子因学不会某些知识或技能时,不可对其惩罚。因为惩罚不仅不能使其增长知识,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此内容产生反感,继而对此失去信心。

3.孩子为满足好奇心,在探索过程中损坏物品,不应受到惩罚。否则,会使其因此而逐渐失去探索、发现的兴趣。

4.好心做了坏事不能惩罚,否则,会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5.孩子表现出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吮手指、吃衣角、咬嘴唇、恋物行为等,不能采用简单的惩罚手段来处理。因为此行为根本原因是孩子内心紧张和不安,惩罚不能减轻他们的这些问题,相反还会加重。

二、如果需要惩罚,建议家长也想办法用新方法来代替惩罚。

接下来我跟大家来分享六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立场;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错误;

6.采取行动。

三、给大家来举几个场景的例子:

第一场景:

孩子跟着爸爸去超市,刚进超市,孩子就忙了起来,准备爬到果架上。

平常我们家长的反应是这样的:

1.等下回到家,有你好受的;

2.不听话,晚上不许看电视。

3.你再乱跑,我就动手了,接着,一巴掌给孩子。

其实孩子会很冤枉,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被家长威胁和惩罚。

六个技巧如何用呢?

1.你帮爸爸选三个苹果。这时技巧之一“请孩子帮忙”。

2.爸爸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子在过道上跑,会干扰别人购物的。这是技巧之二: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是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尊严。

3.给你个选择,要么你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这是技巧之四:提供选择

4.看来你要坐在购物车里,一把,把他抱进购物车里。这是技巧之六:采取行动

第二场景:

前阵子,小明跟爸爸借走了一本英汉字典。刚刚爸爸却在饭桌的地下见到了,都是灰尘,还有一页撕开了。

技巧如何用呢?

1.我的英汉字典在饭桌下找到,都是灰尘,还有一页撕开了,我很生气。表达强烈不满;

2.我希望你把我字典借走之后能够完好归还。表达期望

3.你现在先拿去把它吹干净,再用胶水把这页给粘起来。告诉孩子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