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专栏】陈健
(275)
扣非净利润
“老公,老公”朱姨见三季报,三汇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8%,正高兴叫在饮茶的朱公,分享利润增长的喜悦。
闻讯的朱公未来的及放下正在泡茶的茶壶,紧一步慢一脚来到电脑桌边,果然是公司的季报数字喜人。
朱公继续看了下去,“哎,老婆,这扣非后增长只有32%呵!”
“什么扣非呀?还有两个利润增长率的?”朱姨顺着老公的鼠标,果然是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并没有净利润增长率高。
“咋回事呀,搞错了吧!”一头雾水,皱着眉头把头更靠近了屏幕。
“扣非即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朱公拉了个櫈子在老婆旁边坐了下来,解释说:“这个非经常性损益呢,它有三个关键词”
一边搜索着公司的合并利润表,一边对老婆讲,“第一个关键词是非经常性,也就是说这个损益和主营业务关系不大,不是每年都发生的。
“第二个关键词呢,就是损,即是损失。
“第二个关键词是益,即是收益。”
朱公就着茶壶,仰起头饮了两口茶,“也就是说这个公司,它的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的损失和收益,产生的净利润。”
“扣就扣了,老公,那些属非经常性的呀?”
“那,老婆,你看,
“这利润表,不是有财政补贴了56万吗,这就是非经常性的!”
“还有就是被罚款的,就是损失,可以讲,不一定会发生的损失和收益,都归于非经常性的损益。”
朱姨看到了财政专项补贴,留心地听着并点头,“老公,其实扣非净利润,才是反映公司的真实的净利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净利润!”
“对呀,非经常性的,可以理解为意外的,不可预料的一样。”
“所以呢,看公司的净利润,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要看扣非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