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文学副教授,陕西省第七批博士服务团的一员杨素秋,2020~2021年,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
在挂职期间,她主导建设了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得到了《央视新闻周刊》的专题报道,被称为“公共选书人”。
在当时,只有馆长和她两个人,所有的一切都从零开始,完完全全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杨素秋坚守了心目中理想图书馆的模样,一点一点的实现了图书馆的建设,这些都用细腻温婉的笔触,呈现在《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中。
2
图书馆要建在地下,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是根据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评定,又必须在2020年建设到位,作为西安面积最小的县区,选来选去,只能选择在地下,并且不低于3000平方的面积。
财政局给拨款了180万费用,等于是每个平方只有500元左右的资金,普通居民的住房装修每平方都超过了千元,而这个公共的地方只有这样的数字,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说条件如此有限,但是杨素秋把重点放在买书上,这样100万的资金就用来买书。
书商提供出来的书单,都是那些卖不动的书,滞销的书,却完全没有读者自愿消费的书。
国家图书馆给她建议,需要自己动手编一个适合图书馆读者的书目。
3
图书馆以普通民众的阅读需要为主,因为第一处商业繁华,去周末常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
但同时在这里工作的外国人也不少,可以建立一个单独的外文区,还有漫画区,盲文区……
杨素秋说,图书馆的灵魂就是书,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皮囊和灵魂之间,要选择灵魂。
这样,杨素秋从熟悉的领域做起,把文学经典一步一步放进来,在搜集畅销书目的时候,高频出现的知名作家必须纳入班上作家的作品要多买一些,近几年的新人也要有稳定的读者群。
于是,这样下来就有了几千册的书目,杨素秋担心自己的趣味介入过多,还去请教了自己大学时期的老师。
4
因为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杨素秋和馆长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图书馆的全部工作。
图书馆需要到的图书、家具、电器、系统、装修、运营等等,他们都是外行需要从头学起。
两个人拿着巨大的图纸,给商人们讲解修改砍价,都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家在装修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做宣传,图书馆决定在4月22日开馆,为此杨素秋写了一篇文章——《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在文章中写了自己与书商们的斗智斗勇,对书目评审调理的改进建议,还有图书馆建设中的细枝末节。
本来是与读者交流的初心,但是文章给杨素秋惹了不小的麻烦,杨素秋被逼着去上级单位认错道歉。
鲜见的事物却有了戏剧化的转变,白天去道歉,晚上却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央视团队成员记者联系杨素秋,想拍摄他们的图书馆。
5
杨素秋被评为《央视新闻周刊》的固定板块本周人物。
这一次杨素秋学乖了,完完全全根据领导指示,在镜头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严格按规矩办事,一点都不出错。
节目的录制相当成功,是领导们在结束后却迅速通知全局,禁止转发:报道虽然是正能量,但是也要以防哪个领导看了不高兴。
图书馆建成了,但是周围的居民,却不知道图书馆是干什么用的,问图书馆的书卖不卖,原价卖还是打折卖?
杨素秋苦笑不得,就让图书馆印制了100多份海报,其中“免费借阅”四个字特别显眼,然后粘贴在碑林的各个社区。
这样的举动,不仅使图书馆的人流量增加,也收到了一位老者捐赠的书籍,老者说他们给碑林区做了一件大好事儿!
原来,图书馆在老百姓心中,分量是特别重的呀!
6
假期里,图书馆有小小志愿者。小学生们背着红绶带,为读者提供引导和帮助。
三年级的乐乐,已经是第二次来当志愿者了,带他来的是他的妈妈潘月。
潘月得了眼疾,看东西模糊,她就借助放大镜读绘本给乐乐听,半年后借助放大镜也看不到了。看不到了,潘月就报名了付费的音频课程。
听了《窗边的小豆豆》,听了《正面管教》,潘月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
潘月建设了一个类似巴学园的地方,几个月后办起了托管班,推行正面管教里的理念,成功让孩子们乖乖午睡。
潘月是开馆以来,第一个想要听书的读者,她不仅听了书,还成功上了网,她对杨素秋说一定要加大宣传,让更多读者知道这些服务。
图书馆很少见到高中生,杨素秋特意做了调查,高中生需要读什么书,应该读什么书。
就这样,杨素秋的笔下,呈现了读者故事,也呈现了很多选书人的故事。
7
曾经有学生问杨素秋,碑林区图书馆最出名的书是什么,杨素秋摇头不知。
学生笑着说,某一个大型的评点网站中,有一条评论是这样说的:相不相信,这是一座有全套《灌篮高手》的图书馆。”
为了满足各类读者需要,杨素秋做了许多工作,她不仅约见学生,还有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自由的,多多的去阅读,不要管哪本书有用,哪本书无用。
这样那样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有种自己在图书馆长大的感觉。
在这个网络时代,读书究竟为何?
杨素秋给出的答案是:保留、拯救、升华。保留读书的火种,拯救干涸的心灵,升华一颗向往书籍的美好心灵。
8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纪录片《我们的图书馆》有个很棒的答案: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最安静的角落,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它保存着文明的火种,也滋养着未来的新知;它是一些人休憩心灵的桃花源,另一些人眺望世界的窗口;它是迷宫,是港口,也是乐园。
两年的任职期满,杨素秋离开,同事们送给了杨素秋一枚印章,印章上篆刻这四个字,愿有一得。
杨素秋在思索着,自己这两年挂职的一得是什么。
是读者的反馈,打破了她的信息壁垒?是与书友的交流中,进入未知的领域?还是中国行政管理理想状态的愿望?还是承袭了先辈的精神,勇于记录真相,维护公义……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建议遇到的书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撷取自己的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