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探究“梨花”的含义。(重点)
2.感受人物助人为乐的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美德。(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
戴月之下,驿路之上,朵朵梨花洁白,树树梨花灿烂。且让我们循着这花香,心怀诗意与期待,走进课文寻找“梨花”,看梨花林里梨花开的繁花与浪漫。
(1)寻找“梨花”——梨花林里梨花开
1.找出描写梨花的语句,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梨花美景。
温馨提示: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反复品味,仿照例子描述梨花营造的唯美氛围。
示例:我是那个盛开在哀牢山深处,茂密的树林里开满枝头的白色梨花。我沐浴着温柔的夕阳,微风拂过,在枝头颤动着,摇曳着,娇柔而美好。我为茅屋的出现埋下伏笔,因为老余说过“这里有梨树就会有人家。”
——梨花美景一线穿,现实梦境氛围来。
故事情节推动走,人物主题显现出。
过渡:好一个芳香四溢的梨花盛宴,在同学们的精彩描述中我仿佛已跟随大家的思绪沉醉在那盛开的美景中。那么在这梨华绽放的美好意境中是否也有“梨花式”人物为我们演绎人间真情呢。请你围绕小茅屋找出梨花式人物,并讲述他们的故事。
(2)讲述“梨花”——花下茅屋梨花守
2.请你围绕小茅屋找出梨花式人物,并讲述他们的故事。
温馨提示: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梨花式”人物的语段,精读内容,仿照例子讲述“梨花”。
示例:我是那个被瑶族老人误会为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片树林,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需要一间给过路人遮风挡雨的小屋,于是盖了房子。我的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经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小茅屋,姐姐出嫁以后我便常来照料小茅屋。
——梨花人物守茅屋
出场顺序各不同
语言动作和表情
生动形象印象深
过渡:一树花,一群人,一缕柔情,一份真心,一个温暖的举动。他们像一束光,照亮了别人的路;她们似雪,洁净了他人的心。梨花是美的,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关心他人、心中有他人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原来他们都是梨花。
(3)品味“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
梨花既指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洁白花朵,又指拥有和它一样名字的“梨花”姑娘,还指如梨花姑娘一样助人为乐的梨花式人物。驿路梨花,梨花一路,愿你我争做那洁白的梨花,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让我们的未来诗意与美好,当驿路梨花处处开,相信人间定美如天堂。
教学反思;
昨日有幸和无锡市新城中学的周老师上了《驿路梨花》同课异构,纵使每一次公开课都是寝食难安的焦虑常态,但当走讲台便是不疾不徐自然而来。
课后,我们经历了两节课的评课学习。我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震颤。
首先,感谢两位备课组长的高度站位与总结,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我对两位老师更多的是敬畏与佩服。我想我需要更多的实践,需要更努力地深入研读教材,研读课标,研究学科素养……
其次,从学科角度,我感觉深深地惭愧,我们的《课标》学习看似做了不少工作,实际老师们并未真正将课标内涵理解透彻。而我最大的责任是没有让学习体系化,没有让活动落到实处,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思考与突破的方向,只觉任重而道远!
最后,从课堂本身上,我最需要学习与追求的是周老师情境化教学、任务驱动设计与对文本研读的课堂呈现!另,就我的课堂重建,我在各位老师的评价以后,在与邓老师地又一次深入沟通畅谈后,我想作为一节思维引领,以写促读,以写促悟的课堂设计。我的重建点,首先应该在分层展示上下功夫,降低展示难度,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机会发言,而不仅仅是小组帮扶中互动学习;其次,如果设备允许,我应该将优等生的精彩分享投影展示给大家,让真正美好的文字不仅是听见,更成为看得见的一抹风景。
总之,但凡走过,就该有收获的痕迹。当我沉下心来,我知,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思考研究,比如关于学科老师的评课站位引领、语文学习思维立体化、目标精准化、课堂学习的自主化、阅读主题化、群文阅读等等我还只是浅浅懂得。
我曾以为“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这就是我最好的追求,如今只觉还是肤浅了,我的追求不仅仅是我自己,还应该有语文学科的长远发展,我还需要在听课互研中不断获得思维的启示,在不断反思交流中实现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