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心得分享:
我今天看完与古诗教学相关的讲座和课例后,惊叹于干老师的课堂深度,令人望尘莫及,有一种向云端之感。古诗不仅是一种文学的裁体,它更是中国的文化底色,一种本真自然的东方美的体现。
想要带学生真正解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本味绝非易事。感觉自己平时的古诗授课只局限于字词句理解,感受诗人情感,默写背诵等。这样的讲诗太过片面,只是皮毛,并没有将学生的学习和感情引到深处,感觉自己需要尝试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捂脸]
通过一天的“烧脑式”学习之后,我知道想真正发掘诗的内涵,要把备课当成研究的过程,首先要带着本心“赤手空拳”去备课,深入古诗要先有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再利用高手材料作为备课资源。
结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今日的感悟,我认为古诗教学首先要稳抓基础(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再发掘“古诗”的内在魅力——提出问题,制造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思想澎湃状态和思辩,训练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最后是与人的抑或者说学生的生命带入,着力让知识、生活与生命产生共鸣,以诗化人,让古诗的内涵充实学生的生活,丰盈学生的生命。
一堂课的容纳空间是有限的,在带着学生走的时候要学会舍、取有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性,也就是学情实际,要谨记学习目标不同,所塑造的课堂会有不同的姿态。
能够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非一日之功,所以,以后更需要不断钻研,细备课,抓扣文本细节,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和精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