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第21页到第25页。恰逢最近进行一轮复习公开课,如果自己上示范课会打开门欢迎同事的指导,如果去听课,就多观察学生的特点,对这些内容做一些对照反馈。
观课议课,让我们同在共行(我第一遍竟然看成了志在共行。)是陈老师章节的标题,再也没有如此默契的动词能够将授课老师和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的关系出来。
这个观点第一次见是在陈大伟老师的公众号上,现在找到根本确实陈老师提出自己受启发是在《后现代课程观》中作者描述的“让我们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力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
如此美好的句子说来都令人心生向往。
而陈老师提出的“同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一种彼此间的处境认同,是一种立场选择;
“共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成长和进步、变革与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同是指需要同情与支持的立场和条件
保持同理心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遇到监考时间安排就是如此,一共一天半的监考时间,所有的三个半天时间都有安排,并且还有周一晚自习的前两节辅导,加上阅卷内容。密集安排,刘老师这么提出了我们俩的情况类似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已经贴心给我调过了一个半天,所以我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受益者,所以对刘老师的处境就只有同情,就像另外两个老师给出意见一样不那么难过。
我是下午才发现自己是身在福中没有意识到需要感谢身边人考虑周到的情况。
也许领导安排是好事,反正都是要来学校上班的,所以都来的话可以安排做题,还有纠错整理工作。所以不同的立场要想实现同样的感受其实不容易做到。
只有意识到我们是一起前进的,才会有更同步的体验。
二、在指身在、心在、思在
观课议课老师的在,是一种全力的支持,“我在”是一种态度,并且能够身心合一,“同”对处境和立场的前行路上的支持。
三、共是指开放何理解的前行方式
“共”的行进姿态是指我不认为自己已经走在你的前面,能够指点你,但我也没有落在你的后面仰望你,我们一起肩并肩前行。读到这么美好的瞬间,想到在大夏书系一次共读活动中陈大伟老师讲座中,时常提起来和老师互动,启发老师思考问题的瞬间。
老师参与的思考,与课堂建立连接,能够到课堂中去反馈的课堂确实足够美好。不是两张皮,而是能够骨肉
四、行以发展进步为目的追求
“同在共行”意味着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对对方的处境、立场和心情感同身受。
文本内容的理解中能感受出来授课老师对观课老师的欢迎,回到共同发展的状态方面理解,合作共同体,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