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 周六 会泽 晴
今天天气很好,不止曲靖,会泽也一样,晴空万里。返回老家,心情也是一样的好。
本来昨日可坐侄儿的车,但办公室有事未处理完耽误了。喊另一个侄儿来开车,他有事不能一同前往。没办法,只能坐滇约出行。
现在,坐滇约出行是极为方便的。可在曲靖的家门口接你,把你送到老家门口,比自己开车好得多,也节约,低碳时代,不得不想。像我这种怕开车的中老年人,真是利民利 他利我的填约…。
虽然不开车回家后要想到其它地方走一走不是那么方便,但既然是回老家,到处乱窜也实属不该,陪陪老人是回家的本意,不忘初心哟!
今天是农历十月,老家风俗,这个月称为“十月昭”,要去上坟祭祖的。往年回来上坟,是父亲母亲在家中准备好纸火祭品,父亲带着我们去坟地,听他讲一讲上一辈的事,祭祀长眠于地的先辈。
父亲今年5月逝世,这次上坟准备的事只能是在老家生活的母亲和二弟,几个晚辈都有事回不来,到坟地烧纸祭祀只有我哥弟两。世事无常,想起也只是徒生悲伤,不想也罢!
现在回乡是极为方便了,不需要绕道县城、也无须经过宣威市区,从高速路走国道也就二个多小时车程。自已开车,慢些,坐滇约出行更快,比起十年几十年前一天半天的颠簸劳累,可谓是既省钱又省力又轻松。
今年,经过者海老家后山的宣会高速已开工建设,以后回家的路会更快捷方便。
昨夜一夜都没有睡好觉,今天一上车就开始打盹,不知不觉就睡熟,醒来时已到待补,不知道有没有因打鼾影响同车的人。再走50公里国道,3公里的村道,也就回到到者海瓦窑老家,自小生长的地方。
有人说“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因为老家还有老母还有二弟一家生活,亲戚朋友大多生活在老家。父母在,兄弟姊妹在,家还在。一年总要回家几趟,没有刻意的准备,都是想回就回。回家嘛!自由自在为佳。
今日滇约出行驾车的司机是个女孩,人热情活泼车技又好,途中没有耽搁,比我预想提前二十来分钟到者海老街。
她的打算是穿者海老街走村道先送我到老家。但正值街天,人来车往、交通拥堵实难通行。虽然距离到家还有二公里多,我还是下车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他们调头走国道,我逛一下老街步行回去或者喊昨天到家的侄儿接一程都极为方便。
多少年未到者海老街,也真想借机逛一逛老街,找一找儿时赶街的感觉。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多,肚子也有饿意,不能回去再麻烦家中老人,就在老街吃碗凉粉权且作为午餐。
者海老街集市曾经是周边几个乡镇最大的农贸市场,儿时最值得记起的是随父母来赶街。物资丰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是抹不去的记忆。父母卖了自己织的筛子簸箕后会买上一梱竹子及盐巴、酱油等日用品,也会为我买作业本、铅笔,钱宽裕点也会买点水果糖、丝窝糖及土瓜等好吃的东西给我解馋,那是极为高兴的事,比现在吃上几顿生猛海鲜还高兴。
喜欢回忆过去,说明自己已上了年纪,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渐渐变老。人是很感性的动物,凡事总喜欢比较,过去与现在,新与旧,好与坏……。看到眼前的一切脑中就浮现过去,我也不能免俗。
我是在街口下的车,这里是者海老街粮站。三十六年前的1985年7月,我高中毕业考取西南农学院,随父亲用手拖车拉着苞谷,到这里交口粮,交多少我是记不清了,但交后办了手续,我就是吃公家粮的城镇户口人,每月有32斤口粮是雷打不动,父母和我都极为高兴。现在粮站已不收粮不贮粮,粮存何处我也不知了。
再往前走是原来的牛马市场,现在卖日用杂品。我曾经随父亲来这里买仔猪。当年旁边有个变电器,高高架起。在这里我第一次接受了生命的教育,对电的畏惧也由此产生。
应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爬上变压器架后,手抓上了裸露的铝线,被电触后击翻倒在地,全身焦糊,倒在地上已昏迷死亡,焦臭味弥漫整个市场。我在现场目睹此事,知道了电的恐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此,我用电接电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私毫大意。
回忆的场景一个个闪现,前面是供销社食堂。八九岁时有生以来随长辈在此吃了猪肉小炒,肉香犹存。原有土木房屋已被一座座崭新的房房及院落所占,沿街开成了铺面,更豪华更有档次。
转入十字街口,当年拥挤不堪的地方,原来是卖小吃、卖米、卖洋芋以及山上挖来的野菜草药的地摊,现在成为固定摊位。这集市开得早也散得早,许多摊贩已收摊,只有几个老街坊在卖豆腐、血豆腐等,早已没有儿时的热闹与繁荣。
在凉粉摊上吃了一大碗凉粉,五元钱,价格是当年50倍,好在味还是当年的味。荞凉粉及蜿豆凉粉各半,黄白相间,看着色泽就极美,用豆浆烫热,加点酸菜脚子,热忽忽带点酸味有豆浆香,若是不过份计较卫生什么,感觉是极好的,但总觉差点什么,也许这些年好的吃多了,口味也变“刁”了。
侄儿从石河村方向开车来接我。在市场上我又买了两个血豆腐、新鲜的猪瘦肉及排骨后才离开老街。
没有更多的感慨,社会在变,家乡在变,老街也在变。怀旧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感恩这美好的当下。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是信心满满…。
下午4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