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视引领教学创新:多学科研究导向教学新工具探讨
近日,以“科幻影视作为多学科研究导向教学的工具”为主题的讲座在某教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幻影视这一跨领域艺术形式,探索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为教师们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科幻影视的创新型教育实践经验分享,和空中动力学模拟飞行实验活动。
第一部分:科幻影视的创新型教育实践经验分享
第一部分由西交利物浦大学物理系教授于昊老师主讲。于老师围绕科幻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幻影视作为教学工具的优势和创新点。他强调,科幻影视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更能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同时,于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列举了多部著名的科幻电影和文字影视作品,例如《阿凡达》《星际穿越》《流浪地球》《三体》和《生活大爆炸》等,展示了科幻影视如何与不同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其中,于昊老师着重介绍了《火星救援》这部影片。该影片以火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宇航员在火星上孤独生存并等待救援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太空探索的艰辛与危险,还涉及了物理学、植物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于老师提及先前的教育实践经历,将这部影片与夏令营课程活动相关联,创设一个架空情景,引导学生设计“火星一号基地”的搭建方案,运用物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测量、计算、手工制作等实践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创造性的深刻思维。
除此以外,在生物学方面,于老师提出也可以利用影片中马克·沃特尼在火星种植土豆的情节,引导学生探讨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此外,影片还涉及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马克·沃特尼在孤独的环境中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何与地球上的团队保持联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情节,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压力和孤独。
《火星救援》作为一部跨学科的科幻电影,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问题。同时,这部电影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分享时,于昊老师提及自己的学习、教学经历,并谈到了对教师职业热情和情怀的看法。于老师表示,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有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和情怀。于老师认为,“教学情怀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让教师能够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变化,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同时,教学情怀也能让教师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他倡导教师们要怀有充分的教学情怀投入教育工作,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
第二部分:空中动力学模拟飞行实验活动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活动环节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们亲自动手参与,分组进行纸飞机的实践研究活动,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在分组讨论时教师们发挥各自的学科特长,设计纸飞机的图纸方案。然后亲手制作和试飞纸飞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将科幻元素融入设计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纸飞机。
制作完成后,教师们在场馆中进行试飞,仔细观察纸飞机的飞行轨迹和性能表现,并记录飞行数据。接着,通过对比不同设计的纸飞机,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影响纸飞机性能的各种因素,如形状、材质、重心位置等,并尝试通过调整设计来优化纸飞机的性能,完善飞行报告。最后,用口头汇报和飞行比赛的形式来展示团队的实践成果。在飞行比赛中,第二组教师制作的纸飞机飞行时间最长,获得了第一名。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了研究性教学的创新运用,还激发了他们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表示将把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活动总结
本次讲座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讲座,他们对科幻影视在教学中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创新,科幻影视作为一种跨领域的艺术形式,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科幻影视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教师将科幻影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