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心静下来,舍得投入时间去深度思考,运用脑力进行拆解目标,然后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地挑战自己。 ”
01
—
有个认知和实践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觉得,用细致深入的思考,可以将脑袋中那些原本模糊的目标拆解得清晰具体,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行动力。
其背后的逻辑是,对所要做的事情只知晓个模糊大概,不清楚具体要如何做,甚至都搞不清楚目的与意义。
那么,这种盘存在大脑中的模糊和未知,就会让自己在心理上莫名地产生焦虑和恐惧感,从而大大增加了行动的阻力。
就比如,我头脑中曾经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我要设法改掉我做事拖延的毛病!”
但为什么会拖延? 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怎么改?有什么策略?如何跨出第一步...其实我都没仔细深入地思考过。
没思考清楚,我就不会去认真去对待这件事。
所以,我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犹犹豫豫,我治疗拖延症的行动还是继续拖延...
02
—
那么,把模糊的目标拆解得清晰具体,有什么方法和套路吗?
首先,我觉得至少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以便评估进展。
第二、目标应该是明确的,以便有效实施。
第三,目标应该是可实现的,以便能够达成。
来看这个例子。
比如,我今年希望提升自己的直播演说能力,
那么,我会把我的目标定为:“今年在多个公共平台上至少做五次直播”。
首先,“至少五次”这个指标是可衡量的,我根据直播的次数就能评估这个目标的进展情况。
其次,“在多个公共平台上做直播”这个要求也是明确的,给我指明了直播的场合和方式。
最后,"一年至少五次的直播",我觉得执行起来没问题,虽然从来没做过,但努力一把,应该可以完成!
其实,定目标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实现目标。
定下一个结构清晰、可衡量的、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它。
而且,不管是管理自己个人的目标,还是管理团队集体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道理!
03
—
以上的思考也启发了我:
不断向自己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大目标,并且能把一个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清晰具体的小目标。
这需要我有一种深度思考后做“战略分解”的能力。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意思是说,如果战略目标不明确,公司上下不管多么勤奋,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也有可能会陷入危机状态。
类似的,面对人生问题,我也可以总结一句话:“不要以行动上的努力掩饰思考上的懒惰”。
意思是说,面对自己的人生设计,需要先把心静下来,舍得投入时间去深度思考,运用脑力进行“拆解”目标,然后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地挑战自己。
04
—
当然,光思考不行动,肯定是达不成目标,目标拆解清楚了,行动也要跟上。
比如,就在一年多前,我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做一个免费的成长社群。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成了-我每天都将自己的“思考日记”发到社群里,吸引各种不同类型的朋友共同来讨论,从而触发自己更多的灵感。
就在前段时间,社群里有位朋友还对我发的“思考日记“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你写的东西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想问你是如何发现这些东西的?是如何坚持记录的?
我给他作了“回答”:
多留意平时工作生活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比如与同事、上司、朋友、家人间产生了什么互动、获得了什么信息,产生了什么成果,甚至出现了什么摩擦。
把过程中自己的所思所想、行动和决策,都清晰具体地记录下来,刚开始不追求写得有多好,关键要写出来。
给自己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写作,比如早上,中午,晚上,有个专门的时间和空间来写,写得多了,就变成了习惯,就像吃饭喝水一样。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复盘和回顾写过的东西:
每隔一段时间,把以前记录下的东西翻出来,重新思考,重新写一遍,回看自己当下的认知是不是比以前有了提高,这就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