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上的教师教学行为,从教师怎么教好,到学生怎么学好这个观念的转变,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技法上看,教师能够从生本中心出发,所采取的方法都是有用的、有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节课上,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推送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达到同一个学习目标,这是多么神奇啊!
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我们曾经让学生以举手的方式来告知老师,自己选择的答案是什么样的。我们会让选择对或错的学生,点几个人来说说自己答案及其选择的理由。这样,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再加以肯定、指正等等。
在《乘除法的意义》课上,我提出问题:“从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等式。”学生板演后出现交换原先加数的位置得到新的加法算式。这时,我模拟反馈器的操作使用方法,让学生选择“同意这种做法,还是不同意这种做法”进行表决。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同意这种做法”的结果出现后,我请举手的学生说了他们的理由。之后,我告诉他们,在数学上,通常这样的方法是不被接受的。我又一次让学生模拟反馈器的使用方法,表决他们对上面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时,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不能写交换加数的位置形成的算式。我高兴地肯定了他们理解知识的能力。
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中,例题出现,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收集整理投票后,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这时,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在发言的学生中,有的说是还是陈小菲能获胜。这时,我引导他用算式得出,即使缺勤的两位同学把票投给少得选票的王明明。王明明也只有15+2=17(票),还是比陈小菲少。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得出题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