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树木笼罩出浓浓的阴影,平静的水面温柔地倒映出天空的湛蓝。牛羊星星点点散落在草地上,远处的农舍在野花丛中若隐若现……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田园牧歌画面——这些美好的风景画是人们对于欧洲遥远想象的开端,是天堂的一瞥,是岁月静好的诠释。
这种田园牧歌的印象,来自于19世纪初英国艺术家的艺术运动。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人们为了生计离开农村转向城市,收入虽然增加了,但是却也要面对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社会分工的改变。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农村生活,于是把社会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结合起来,运用在对田园风光的描绘中。在艺术史上,田园派被称为(Idyllic School)。
在中国,人们也同样少不了寄心志于山水之间。 陶渊明的《桃花源》、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杜甫的《旅夜书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都是经典名句。
与英国的田园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描绘,也都反应了他们内心的伤感与不得志。当人们在都市或职场(当时应该称作朝廷)受挫的时候,瑰丽的大自然和单纯的乡村生活似乎能够成为疲惫心灵的慰藉。它提醒着人们,与大自然相比,人世间纷争的渺小;城市的科技再发达,土地的气息依然提醒着人的双脚应该与泥土亲近。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便知,无论是欧洲还是泱泱华夏,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其实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可怜阶层。赋税、徭役、战争……所谓的田园牧歌,只是我们把过往生活中的苦难用长焦虚掉,把田舍挂上一层美好的斜阳而已。因此,这些不过是脑海的臆想,心中的山水,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对“没有走的那条路”的遐想。
在科技进步、法制完善之下的今天,或许我们距离田园牧歌其实更近,而不是更远。田园牧歌的精神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和谐互利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一种平和坦然的人际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利用科技重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方式,利用产业结构提升改变人在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中的角色,这些都为实现上述两点提供了基础。
我从没在农村生活过,但是这种对于土地的向往和田园生活的浪漫想象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曾经在北京、巴黎、罗马这样乌泱乌泱的首都生活过,现在就更珍惜躲在人口不足一万的小村镇中偏安一隅的生活。虽然依然有劳形的案牍,但是乱耳的丝竹的确少不少。几把青黄不接的蔬果,多少也能安慰自己:我们正在踏实地奔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