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张月朗、吴谨 通讯员:侯英、刘斯哲)
7月14日,“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湘潭大学学生会赴泸溪县新寨坪村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探访湘潭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新寨坪村。此行,实践团与村支书杨忠良共话乡村振兴,聆听其对新寨坪村的发展规划,并亲历千年古树见证岁月沧桑,深切感受到了新寨坪村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一、采访村支书:描绘发展宏图,展望美好未来
上午时分,实践团采访了新寨坪村村支书杨忠良。在交流中,杨忠良详尽地阐述了新寨坪村村委会在古树名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方面所倾注的辛勤努力与取得的瞩目成就。他认为,村庄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团结奋斗和外部力量的支持,并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推动村庄经济、文旅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新寨坪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
二、探访古树群落:历史的活化石,自然的无价之宝
采访结束后,在村支书杨忠良的带领下,实践团踏上了古树群落的探访之旅。这些古树历经风霜雨雪,见证了新寨坪村的岁月流转和世事变迁。新寨坪村十分重视古树的保护工作,为每一棵古树都定制了专属的“身份证”。这些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身份证”记录了古树的名称、树龄、种类、生长环境等详细信息。同时,村里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古树的长期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智力支持。一位村民表示:古树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见证,它们与我们息息相关,共同书写着新寨坪村的历史和未来。
三、打造IP形象:与文化共生,与生活共融
经前期资料查询与古树群落探访,实践团为新寨坪村古树群落打造出其代表性IP形象——古树“森森”,并附以IP形象的详情介绍及背景故事,借助多元化宣传渠道,以IP形象为文化推手,打出新寨坪村文旅发展新“名片”,助力新寨坪村古树群落“出圈”又“出彩”。
以栉风沐雨的守护姿态,书写保护古树的“责任篇章”。此次探访,实践团成员不仅领略了未来新寨坪村的发展前景,见证了新寨坪村古树名木的自然之美,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片古老村落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实践团将以“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的协作姿态,与当地村民共同守护古树群落的葱茏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