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一篇文章,发现就是说的自己一样。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但一顿忙碌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也没有看到任何变化与转机,那种对独特优势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个孩子面对最喜欢的玩具却无法拥有一样。好在网络学习时代来临了,我发现各路能人现身网络,也有很多和我一样,希望变好的人出现在各个社群里,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跟着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了缓解焦虑,我开始不自觉的求多求快,结果又陷入只关注阅读量的低水平勤奋,每本书都读得很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这种情况让我变得烦躁和焦虑,情绪一度低落。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是回想着一句话,来不及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自己面对焦虑从来都是被动承受,主动权从来不在自己手中。我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知道出现之后该怎么请他走。
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面前,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随意承诺他人日程安排,总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乱。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情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总之,不断地产生焦虑,究其根源,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看到了这些状况,下一步就是: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