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寒衣节
傍晚放学回家,看到西校门旁边有个摆地摊卖菜的,便停下脚步。
四个泡沫箱子里整齐地码放着莴苣、香麦、蔓菁缨、小白菜,菜都打成两把粗的捆,用已经退出江湖的棒针线缠着。地上铺着一块旧塑料布,上面散乱地放着几捆青菜。主人忙着用剪刀择旁边的青菜,原来这几捆有人都要了,还不够,主人正在继续打捆。这些菜鲜嫩可爱,还带着虫眼,一看就是没用过农药的。我说:“要两捆青菜,多少钱?”主人抬起头,用一口四川话回答我:“一块钱一捆,给两块钱。”
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脸黑瘦,眼昏黄,头上裹着一块蓝头巾,那种方形对折成三角再围的头巾,八零后九零后们都没见过。她穿着臃肿的旧棉服坐在地上忙活,手上还沾着泥土。我小的时候,听说有因为家里穷娶不上本地媳妇的会娶四川媳妇,我猜测她就是那时嫁到这里的。她身边没有称,所有菜都是一块钱一捆,她可能不识字,我猜。
我翻翻包,发现仅有的几块现金花的只剩八毛了,就说先不买呢,回家去拿钱。再返回时,摊前站着一位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也想买那两捆青菜,可是主人不卖,给我留着呢。她绝对不是生意人,我判断。我买了十捆菜,装了满满一大塑料袋。把菜拿回家后,我又返回去,又买了满满一大袋,除了几捆小白菜,其他的都买了。那几捆小白菜一会儿接孩子的家长们就买了。旁边有人说:“你今天碰上好人了。”我没觉得自己有多好,我需要她的菜,天快黑了,又阴又冷,她需要早点回家。
这绿莹莹,鲜嫩嫩的菜太亲切了,当年娘种的比这个还好。她经常把摘下来的菜根据我们弟兄三个的喜好分成三份,打电话让我们去拿。我经常把我那份再放下一些,娘总是嫌我拿得少,我说:“我少拿点就能多过来几趟,拿多了就来少了。”
如今每次去看她我都不敢在墓前耽搁,烧完纸钱拿了供品就走,只怕想她想深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今天又是寒衣节了,寒到娘边衣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