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与学习的自我检视环节,“万能问题” 屡见不鲜。当面临自查自纠、查摆问题时,不少人第一反应不是深入反思,而是急切寻找 “万能模板”,将 “学习不够深入”“创新意识不足” 这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表述照搬过来。如此一来,问题失去了个体针对性,“查摆问题” 沦为形式,难以触及实质,更无法实现自我提升与工作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 查摆问题本应如中医 “望闻问切” 一般,精准把握病症,方能药到病除。若以 “万能问题” 敷衍,就如同给所有病人开同一种药方,不仅无法治愈 “病根”,还可能延误病情,使问题愈发严重。
“万能问题” 背后,折射出几种不良心态。其一,怕伤利益的算计心理。部分人担心一旦深入剖析、暴露真实问题,会对个人的晋升、利益获取等产生负面影响,于是选择避重就轻,用宽泛问题掩盖实质矛盾。其二,怕丢面子的虚荣心理。将查摆问题视为自我否定,害怕在他人面前暴露自身不足,有损形象与威望,故而用模糊问题敷衍了事,维持表面的 “完美”。其三,怕添麻烦的懒政心理。深入查摆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精力,且需面对后续整改的繁琐任务。出于惰性,一些人选择轻松的 “万能问题” 应付,不愿花费心思深挖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方案。
要根治拿“万能问题” 应付了事的顽疾,需多管齐下。首先,要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问题观。让每一个人深刻认识到,查摆问题是自我成长、工作进步的必要途径,而非自我抹黑。只有勇敢直面问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履行职责。通过开展专题学习、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大家从思想深处重视问题的查摆与解决,摒弃错误的利益观、面子观和懒惰思想。
其次,完善问题查摆机制。明确问题查摆的标准与要求,避免模糊、笼统的表述。要求问题具体、可量化、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不能只说“工作效率低”,而要明确指出在某项具体工作中,原本预计多长时间完成,实际耗费了多长时间,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同时,拓宽问题收集渠道,除了自我反思,还应广泛征求同事、群众的意见,从不同角度审视自身工作,使问题查摆更全面、更精准。
再者,强化监督与问责。对以“万能问题” 应付的行为进行严肃监督,一旦发现,及时纠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机制,对整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将问题查摆与整改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个人的评先评优、晋升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万能问题” 不万能,在自我提升与工作推进的道路上,只有摒弃这种敷衍的做法,以真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直击真问题,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 “万能问题” 宣战,在解决真问题中锤炼本领、提升效能,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