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

《具身认知》:了解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如果你正处在:对自己不满意、对周边环境不满意、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对自己正在经历的改变不满意,那么就来读这本《具身认识》吧。


一本知觉心理学,帮你积累新经验,助你采取新行动的,重塑你新世界的书。有句古话说:你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当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要重新开始学习。任何成长过程中的停滞不前,都是认知不够造成的。


什么是具身认知?荀子曰“形具而神生”,心理依赖于身体,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产生认知,这就是具身认知。


我们每天都在感知自我、他人和世界。我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都在受我们的知觉影响。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物,可以的,只要你想改变,就有方法可循。


德国的经济学家、神经科学露特.E.施瓦茨,与弗里德黑尔姆.施瓦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共同著作此书。

《具身认识》告诉我们学习如何觉察,进而通过自我影响来做出改变。

01.了解自己

 

当人类还是胎儿时期,就能通过母体感知外面的环境。所以就有了后面:生命的头四年,奠定了我们认知发展的基础。


尚未出生的孩子,母亲经历的一切,在孩子身上都会留下痕迹。如,准妈妈服用违禁品、饥荒年月、战争经历、身体遭受暴力、经济匮乏,不仅对母亲身体和心理造成影响,在孩子身上也会留下遗传的痕迹。

尚未出生的孩子,可以触摸、嗅闻、品尝、倾听,能分辨出母亲的声音,与母亲同悲喜。能存储,能处理这些信号,并形成偏好。


只是人类成长为成人时,以为自己所有的生存技能是后天学习的。他们忘记了,人类终其一生所使用的能力,都是在生命的头四年里获得。比如:直立行走、肢体协调地活动、用视觉和听觉感受空间等。


婴儿出生时的大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到三岁时孩子的突触数量就达到成年人的两倍。所以孩子一旦出生,与环境的沟通即刻开始。大脑的神经元结构也开始搭建。


正确利用,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学习特质就能与成年后的大脑打交道时,就越“事半功倍”。


孩子的好奇心无须刻意唤起,它是天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各种体验的机会,好奇心就会激发孩子自动自发地在环境中找到所需要的经验。从体验中他们能获得知识经验,无尽的快乐。

这所有的一切能力,将伴随我们一生。


02.找到自己

 

当人感到饥饿时,就想吃东西。口渴的时候,就想喝点什么。或者刚才不饿,但是一旦闻到食物的香味,饥饿感就陡增,有关似食物的图片也会被快速定义为食物。


这些表象,其实就是身体里的一些感知,一种对于环境的感知。


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群居生活,是为了形成群体、相互合作和彼此交流。但随着社会物种的进化,群体成员之间就出现了能力、知识、表现、社会认可、财富悬殊、也出现了权力与暴力问题。


因为有了这些差异,人们之间出现了比较。比较彼此的身份,能力或财富等。人们在比较中,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带动了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与他人的比较与模仿,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停止,会持续下去,贯穿一生。变得更多、拥有更多,这是人类发展的关键。


时间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改变了我们的个性、价值观和爱好。


人是半成品,不要错误地以为是成品。只有不断改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才能成长为成品。


人类的大脑是个精密的仪器,有“预测编码”内部模型。它具备的预测能力,可与环境交互作用,并具备网络特性,所以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是变化的基础。加拿大神经学医生诺曼.多伊奇说,大自然给了我们一个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大脑结构,因为它自己也会改变。


通过练习和学习,大脑不断适应新的需求,是我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03.改变自己

 

感官知觉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是想法“修正液”和行为“助推器”,通过知觉训练可塑现实:

·环境感知塑造外部现实


人类的大脑有各类中心,不乏高度专业化的。人类对周边环境的想法的各种构成元素,都要先被这些中心拼凑,再与传入的信息进行比较。构成内部画面的一切首先都由这些中心拆解,中心会按色彩、明度、形状、深度、运动等模式进行分化。


包括:视觉、听觉、音乐、寂静、嗅觉、气味、味觉、触觉等等,与人类成长息息相关,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都是取决与你自己的。

·身体感知塑造内心现实


身体的感知是为身体和内心的信息联通服务的,这种联系具有强烈的情感导向。

我们的内心指挥身体如何行动,下一步打算,还要告知身体感觉如何。如:遇到麻烦事胃就不舒服,生气时肝会疼、当自己感觉停滞不前时、就觉得行动困难。内心所有的情绪,身体生都会有反射,而身体上的问题,也会心理成因。


如:运动、平衡、心跳、骄傲、羞耻、愤怒、恐惧、厌恶、快乐、疼痛、等等,都影响你的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你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好好利用一切,好的坏的,慢慢成长起来吧。

·内容感知塑造社会现实


内容感知有三种:话语感知、思想感知、共情感知。它们从外界和身体中获取的千差万别的感官感受,再把这些感受与记忆内容结合起来,利用其他感官所提供的信息工作。

语言的感知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思想的感知向我们解释世界,共情感知让我们理解他人。


写在最后:


高手有自己的知识花园,有自己的实践系统,有某个细分领域之内的基于数据、经验和专业的滚雪球人生,而非掰苞米人生。你的机器必须可证伪、可纠错。你的机器每天都比之前聪明一点点。

这是《具身认知》带给你的重塑你世界的内核的东西,好好研读吧,改变从现在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逻辑在机器和意识的内容之中,是同一个。但是机器和意识的区别,机器的运转是一套符号系统,使得这套符号系统有意义的...
    榆木疙瘩b阅读 676评论 0 0
  • 如何避免春季癫痫高发? 近期经常出现在报告中,是癫痫患者突然发作,导致车祸,这种情况在春天很常见,是什么原因,导致...
    癫痫冷知识阅读 451评论 0 0
  • 感恩!六点签到 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阅读 45评论 0 0
  • 昨晚下班就想回家,到家8点半,又结束了一本书,发现在看书有点多了。结束了《认知觉醒》,瑞宝推荐《断舍离》,这看完《...
    修行的小人物阅读 3,613评论 16 25
  • 上次和前同事们聚餐,看到以前的老朋友状态不佳。他原来是国防科大的高材生,做IT经理。人很好,性格也非常随和。长沙本...
    艾诗丽宝宝阅读 8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