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自在无可阻挡
(1)自在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它与物质没有绝对的关系。心灵决定了行为,行为构成了命运,所以,决定命运的还是心灵。
(2)自在者,不为妄心和外现所困,也不刻意束缚和压抑自己的心。
(3)任心,让自己的心放松、放开、自由,不受制于任何一种东西。
2.天堂还是地狱,你自己决定
(1)只有契入真心,保任真心,才谈得上无分别。凡夫俗子说无分别,不过是一种散漫、放纵甚至是作恶的借口,是一种愚痴。
(2)当我们以适当的方法调心,让自己变得宁静,就会看到自己内心中充盈的爱与智慧,体会到与诸佛菩萨无异的慈悲,这便是真心的妙用,也是真正的空乐,它是遍布整个虚空法界的。
(3)当我们的心体生起妙用时,会随缘映照出“染”和“净”两种化境。染者,妄心化现的诸种境界;净者,没有被污染的真心化现的诸种境界。
3.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1)真心无相,真心无形。
(2)本元心的体性是空寂而清净的,但它却能显出种种的妙用来。诸种显现就是心的妙用,无论是“染”还是“净”的显现,都是心的妙用。
(3)何乃无相?“无相”指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约产物,随着因缘的流转而不断发生改变,没有固定的体相和显现。所以,“无非”并非空无一物。
4.我们为什么要净化心灵?
(1)真心生起妙用,化现出的便是佛国;妄心生起妙用,化现出的便是轮回。所以,你感知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心。净心即是佛,染心即是众生。净染本为一体,真心与妄心也是一体,仅仅看你能够忆持哪种状态。
(2)如何在心态上放下?认知真心。品尝到不生不死,无始无终,无垢无净的本元心的那个瞬间,就会感到一种彻底的释怀,一种无边无际的融合。
(3)“为天为地狱,做佛做众生。”为天为地狱的,其实还是心。做佛做众生的,也是心。“净心”做佛,“染心”做众生。两者互不相离,此灭彼生,此生彼息。染净本为一体,波动者为妄心,波宁者为真心。
5.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1)何谓众生?是所有生命体的总称。它是有情世界的一切成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情,都会“成住坏空”,经历诞生、留驻、坏损、消亡四个阶段,意味着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会由众多因缘的聚合而生,由于众多因缘的离散而灭。
(2)心净化,境界就上升;心污染,境界就下降。快乐、宁静、安然,皆取决于自己的境界。
6.说说圣者的活着
(1)圣者的明和空是不分的,明中有空,空中有明。明也是空,空也是明。
(2)三身就是法、报、化三身。“空”成法身;“明”叫报身;“空”与“明”的种种显现,叫化身。
7.观照自心,发现最独特的世界
(1)“一念即真心,明觉观照之。”这个“一念”就是真性,也是心的妙用。
(2)观照是守护真心的基本方法。不是让你盯着某个地方看,而是提醒你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又不会过度紧张的状态。
8.小心,它是学悟的敌人
(1)什么是“分别心的眷属”?贪婪、仇恨、愚痴、傲慢、怀疑。这些罪恶的种子撒在看不见智慧光明的角落里,不断被世间八风和妄念所滋养。
(2)修行的路并不好走,要做好打硬仗的心里准备。
9.暗示:警觉的智慧提醒
(1)你的观察之眼不要过于强势,不要伤害你那止寂的心。
(2)要不是过去,不念未来,安住当下。
10.杀去烦恼之贼
(1)止观之中,止是主导,观为辅肋。
(2)什么是“所缘境”?就是你修行时的关注对象,或是佛像,或是咒子,或是佛号。你只管念佛,或持咒,那么,杂念就自然而然地没了。
11.婆子为什么烧庵?
明白真心之后,我们有时候还是会因为定义不够,而被强大的外界刺激所干扰而忘记空性,或因为陷入散漫而丢掉了觉性。
12.老修行人为什么打架?
(1)很多看似修行的老人,在表面行为上强调自己定心如何,可一旦用外物一试,使露出妄心了。这是假修行。
13.真心是体、相、用的结合
(1)心的本体是真心,它是本来清净的。
(2)真心的“相”则是湛然空寂的,这湛然空寂是一种智慧的光明。
14.贤圣是点亮心灯的人
(1)禅的核心思想就是明空智慧,它是有情众生本来具有的智慧,是光明而清净的。
(2)明空不是被发明,而是被发现,它是不假外求,也无法外求的。
(3)开悟也不是一件多么神异的事。它仅仅是点亮你心灵的明灯,让你把一切看得清楚,让你明白何为真心上的渣。但真正明白这一点,并且以生命实践的人,便是贤圣。
15.心变则世界变
(1)认知世界,靠的是心的妙用,而客观全面认知世界,靠的则是真心的妙用。真心不离万法,万法不离真心。
(2)人能感受到万法,感知到世界,是因为六根六识和你的真心等和合生起妙用。
16.用智慧之剑斩断烦恼的纠缠
(1)心之体、用、相三者却生起真正妙用的时候,妄念的乌云便会自然消散,心安住光明朗然之中,如如不动。同时,要保持一份灵动的警觉。
(2)无论选择哪种修行方式,都是为了认知真心,保仼真心,让真心生起妙用。所以,千万不要执著于仼何的形式与觉受,要注意观察自己心灵的变化,不要死板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