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情畏手畏脚,不敢主动选择,害怕承担责任,万一搞砸了赖我怎么办?
其实人生容错率大到可怕,我朋友有一次被安排在一个讲座上拍照,她没听清,她以为叫她去听讲座,啥也没干,最后也没怎么样的。
这一次从“爱自己”开始!“不够爱自己”,既无法创造出强烈的动机,也无法让我拥有足够的能量去行动和创造,还会在生活中,以消耗自己的方式去维持生命的运转。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不够爱自己。因为不够爱自己,所以我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美好;因为不够爱自己,所以我不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自我价值感低,没有自信;因为不够爱自己,所以我早已迷失自我,失去与内心的联结,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别人的期待里,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没有目标,自然也没有激情。
我们要相信搞砸就搞砸,把一切搞得一塌糊涂又怎么样,干爆这个世界,无所谓。
别人的眼光这点,真的很难不在意,抱抱抱,多向内求,还有推荐《被讨厌的勇气》,学会课题分离,还有一个我深受启发的观点就是,万物共生,小草大树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中很渺小的存在,众生平等(就是平等,不要感觉自己不行,低人一等,管它是谁)
慢慢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也谢谢你真诚的文字,我感觉非常开心。
——“有人喜欢你吗?” ——“我喜欢我自己。” 早些年我就被“爱自己的100种方式”所触动,奖励自己一块小蛋糕,吃一盒小草莓,或者送给自己一束花,后来,我不懂,为什么我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地想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所以才让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比如生日,比如周末,“一周辛苦了”······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激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迷茫的我看不清前方,我寻找,我尝试,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渐渐地,这种感觉越来越严重,我好像陷入了虚无主义,我开始疑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到,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我是承受不住这种“无力感”的,所以我不再问了,正如史铁生先生所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我与地坛》,我开始想“怎么活”?怎么活。
我好像找到属于我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