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慈济14年,问我有什么收获,仔细想想,应该是以下十五个字,拓宽了视野,改变了心态,提升了能力。
一、视野
在参加慈济之前,我的视野只在工作范围之内(还有一些是义工),我想的是怎么赚钱,怎么找老婆。我关心也只是身边的人和事。东南亚、非洲、欧洲……新闻里听一听,之后和自己一点关联也没有。
参加慈济之后,我不仅关心中国,还更关心全世界。不仅关心赚钱,还关心地球的环境。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地球的子民。
我们不仅关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关注未来的发展。我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希望能帮助别人。以前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现在关注的是身心的健康,关系的和谐,风险的预防……
随着做慈济的时间越长,视野也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越套越多,越套越大。
二、心态
过去是悲观的心态,是固定性的思维,一遇到事情,就会怨天尤人。怨父母不会赚钱,怨自己没别人学习能力强,怨别人的条件比自己好……
这些年遇到事情,会先舒一口气,先去观察,看看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哪些需要别人的协助,或者拒绝别人,说自己做不了。
其次,从《无量义经》中学到,万事万物皆从一而生无量,做事要从1做起,再逐步的累积。这样很多时候,就放下了“求好心切”的心态,能够稳步地做好各种事情。
三、能力
能力的改变,应该是最能被看到的。
现在能主持,能策划执行活动,能讲课,能关心辅导别人,能与人谈判,能分析总结问题,愿意主动地学习不同的知识(有些是很冷门的知识),这些很大一部分是在慈济边做边习得的。
慈济里有一句话:不会学到会,而且还免费。一开始跟着资深的志工,打打下手,他们怎么吩咐,就怎么做。虽然有的时候做的也不好,但是他们都会一直的鼓励。
慢慢地有了经验,信心也无形地增加。于是开始跟着策划活动,开始跟着大家开会,学习发表意见,也学习如何进行总结,希望下次的活动或课程可以办得更好些。
待到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又像早年带过我们的资深志工一样,去辅导新志工,去思考如何拓展志业的服务范围和深度。
你能挺得住吗?
早上爱人问我:你能挺得住吗?
我说:总是要坚持的!
最近在内心的深处,确实有一股焦虑、紧张,进而是逃避的情绪在蔓延。
2019.10.28
时至今日,心态的起伏依然有,时而对未来充满信心,时而又觉得好难好难。
做慈济也是如此,也会随心态的不同而进进退退,但是也养成一个习惯——在一点上下功夫,信受奉行,持之以恒。
回头看看,有些事情确实印证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什么都不做,现在的结果只会更糟。
引用印顺导师“净心第一,利他为上”来做结尾,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持续修自己的心,恒持做自利利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