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杏坛网研社第49期//新教材课例研讨


2025年一定是自己专业成长的一年。今年3月1日,在参与此次由梁老师精心搭建平台、莎莎老师提供丰富资源的教研活动后,我收获颇丰,深受启发。本次教研的课例是黄曦苇老师讲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4 My Favorite Subject Section A 2a - 2f ,让我对人教版新教材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今晚的三位分享者超级厉害!莎莎老师对大单元教学的分析真是信手拈来,我的脑子都不够用,反应不过来,有点跟不上。杨老师分享时,精彩到多想让她再慢一点!尤其是杨老师提到这节课的承上启下作用,这是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还有梁老师的点评,真的是一针见血,直击我们的痛点。梁老师特别神奇,她总是能未卜先知,她提到讲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都是我踩过的坑。梁老师和杨老师的眼睛特别厉害,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她俩的眼睛,哪怕是一副图片,小小的设计也能让两位老师读出其中的深意。这样的接地气且精彩的分享怎么你让人不爱!

今天我又看了看黄老师的课例,黄老师的教学设计特别巧妙,从头到尾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一、契合新课标要求

黄老师的课程紧扣新课标。在词汇和句型教学方面,通过听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采访等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反复接触和运用学科词汇以及表达喜欢学科原因的句型,使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表达,扎实地达成了知识目标。在技能培养上,多次听力练习逐步提升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从预测对话内容到捕捉关键信息,学生的听力技能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时,丰富的口语表达机会让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交流,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黄老师以 “学科魅力与价值探索” 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学习活动。以听力语篇为基础,引导学生整合语言知识和学科认知。比如,在讨论环节,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同学喜欢学科的原因,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实现了知识的输出与运用,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

三、教学亮点突出

黄老师的课程设计独具匠心,课件上的每个元素都兼具美观性与教学价值。还有导入环节,通过简单却有效的问题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and why?” 和 “What subject do you not like? Why?”,迅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地引入课程主题,同时生成教学明线,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文本处理上,多次利用同一听力文本,深度挖掘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关键词的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这种对教材的高效运用,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学习策略。

四、教学调整思考

尽管黄老师的课十分精彩,但如果由我来讲这堂课,在一些细节上我可能会做出调整。在语音教学环节,虽然黄老师对 C + V 连读知识的教学扎实有效,但在过渡方面可以更加自然。例如,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体验一句有连读的句子,挑几个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听录音,听听有没有区别,让学生自己发现连读的地方,这样的过渡会更加流畅,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老师的这堂课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汲取其中的精华,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创新与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英语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