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我们都长了两只耳朵和一张嘴,所以我们听的时间应该是说的时间的两倍。然而,我们当中又有谁是听的比说的多呢?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是真的在听,还是只在演练着等轮到自己的时候打算要说的那些话?我们是不是只听进了那么几个词,而忽略了其他的内容?就像一个不停地进行“剪切、粘贴”的过程,其实我们只注意到了其中那些好的部分。我们能经常“听”出他人话语中带着的情绪,然后有意识地去回应那些还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吗?我们应该怎么去倾听?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共情地倾听?
倾听看起来是如此简单——就是不要说话,集中于他人说的话。然而,在共情所需要的所有技巧之中,倾听时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太容易被转移分散了。很多人只是用“半只”耳朵在听,就等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说话,一直在准备着自己要说的话。我们还很容易带着倾向性去听,在听完整个故事之前就已经做好决定了。我们也会带着同情心去听,把他人说的每件事情都跟我们自己的经验关联起来,然后说些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够尊重的话,比如“我非常明白你的感受”或者“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最后,我们自己内心里的声音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开始对我们自己进行评判和推测。
——《共情的力量》亚瑟·乔拉米卡利、亚瑟林·柯茜著, 王春光译
看着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里所阐述的这段内容,我很受触动。因为不管是自己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还是身边人对我的倾听中,我们都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心不在焉地走神、抢话、敷衍地回应等等。事实上,这样的倾听过程并没有拉近两人的关系,更谈不上什么情感滋润。有时候,还会让原本就不太和谐的关系变得更加僵化。
例如,妻子原本对先生有意见,打算跟对方好好地聊一聊,结果先生一副人在神不在的模样,或是一边对着手机一边回应,此时妻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变得愈加生气。有的夫妻双方虽然是坐下来一起沟通了,但却互相翻旧账去指责对方的不对,这沟通,像是掉沟,却无法通的感觉。
如果我们没有放下自己的偏见去倾听对方,其实是很难让对方也愿意加入到这场沟通当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这是拉近关系的关键一步。谁也不希望被别人定死在过去,这让人如何“活”下去?
那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共情式倾听?
作者告知我们,做到共情式倾听需要我们先停止以自我为中心来看这个世界,这样才能全然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体验当中。共情式倾听需要我们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不仅要关注说出来的话,还要关注手势动作、大体的姿势、身体位置和面部表情。在共情式倾听时,你要有意识地去放下你的倾向性;要学着如何与他人的情绪产生连接,但又不会被它们带走,能先走进去,再退出来;然后,你还要去探索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而且允许自己没有能力给所有的问题都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