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起自第93-103页
深度学习引领学习变革的价值观,统领着学习变革的诸多新观念,其实质是对学习者与知识、自我、环境三种关系的整体构建。
深度学习从何而来?其本质内涵是什么?在新课程中如何推进?
一、深度学习从何而来?
(一)深度学习的研究缘起
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源于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比格斯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推出了SOLO分类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深层”和“浅层”的学习方法进行了阐述。
(二)学习的自我建构与社会建构
在学习的自我建构与社会建构的争论中,深度学习的社会化与情景化部分逐渐被重视。
(三)走向复杂环境的学习研究
在社会文化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影响下,研究者们持续关注外部情境的作用,并探索在复杂情境中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外部情境的有效融合。
(四)回归学习本质
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复归“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回归学习本质,进一步揭示了学习目标、动机、态度等要素的 内在关联,以及学习者与知识、自我、环境等三种关系的整体建构。
二、深度学习是什么?
新课程实施语境中的深度学习,是指在学校课程学习的情境中,为了达成素养目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身心(认知、情感与行为)、全联结(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自我)、全学程(知识习得、运用与反思)的学习。
(一)学习目标:指向素养培养
超越“有知识无素养”的浅表化学习,超越教学实践中对三维目标表述的割裂,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徐诶是基于理解的学习,伴随着高情感投入和高认知投入,学习者在其中经历复杂额认知过程,主动、批判性地整合新知识,并将其融入原有认知结构,追求知识建构、意义生成和能力发展,从而实现高阶思维发展、学习迁移、复杂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发展,也就是说,深度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学习主体:学习者全身心参与
深度学习是学生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全面参与、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三)学习内容:知识的情境与结构全联结
深度学习内容的全联结,则强调帮助学习者获得大概念,进而展开抽象、情景化表达和问题解决。从学习内容层面看,深度学习与综合学习的内在逻辑有相通之处。
(四)学习过程和结果:全学程理解与实践
从学生所经历的完整学习过程看,深度学习也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日常教学过程,形成相应的学习结果。深度学习体现在学习者知识习得、运用与反思的全学程中,经过知识与经验相互转化而达成深层理解。
三、在新课程中如何推进深度学习?
(一)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首先在学习目标的类型上,需要综合考量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和创造性目标;其次,在学习目标的层次上,设定深度学习目标需要对标高阶素养。因此,评价目标要关注学习者的深层理解、知识结构的生成以及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创造性。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第一,提供学习理解和表达的框架;第二,在适当阶段提供可视化学习支持;第三,引发反思促进深层理解。
(三)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
首先,关注学习成果的持续性和学习态度的变化。其次,需要重视深度学习中的非正式评价。最后,需要秒回深度学习的进阶。
边记录边思考:
关于深度学习,网上一张照片是一个人坐在游泳池底学习,笑过之后,如何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呢?
首先:老师要先深下去。对于课时呈现的内容,找准前联和后续,澄清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找准最近发展区,找到最适合学生学情的大情境、设置大问题,助力学生来完成大任务。
其次:学生要融进去。告知性的学习与理解性的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基于理解的学习,才是真学习的发生,而只有当学生身心均融入解决真问题的大情境中,才能实现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最后:老师与学生的互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