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初级中学 王冬茹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年版)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文浅显易懂,文质兼美,是写景抒情的范本。让学生在了解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借鉴写法,学以致用,描写身边的美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借助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秀短文。文章结构清晰,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写出了不同时间内(四季、晨昏)景物的变化,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热爱山水、能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文,对学生学习写景会有很大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积累。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理解文意,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作者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文章语言之美,感受画面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文章写法,描绘身边美景。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反复诵读,标注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拍摄、收集身边的美景照片,制作ppt和微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今天,我们走进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去感受他笔下的山川之美,体悟文章之妙。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出课题,抛出本节课教学重点。
二、解题
答,答复;谢中书,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书,信。
设计意图:弄清题目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三、以读代讲,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句式整齐,朗朗上口,适合朗读。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学习课文。读出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情感,读出妙处,让琅琅书声贯穿课堂始终。
(一)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读,齐读,自由读(教师指导学生划分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设计意图:采取不同方式来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为背诵和疏通文意打基础。
(二)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默读,结合注释通译全文,标出不理解词句,小组内讨论,教师收集问题,集中讲解。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重点字词
(1)古来共谈 谈:赞叹
(2)四时俱备 俱:都
(3)晓雾将歇 晓:早晨
(4)夕日欲颓, 夕:傍晚 欲:将要
(5)沉鳞竞跃 鳞:鱼 竞:争着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未:没有 复:再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句子翻译
(1)古来共谈 译文: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PPt显示原文及译文(师读一句原文,生齐读一句译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设计意图: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又有一定的文言积累,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理解处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三读,读出情感。(PPT展示)
1.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从文章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欣赏山水、热爱自然之情及与谢公比肩的自豪感。)
设计意图:要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很重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
(四)四读,读出妙处(PPT展示)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示例: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 )。
这里有( )变化之美,你看,( )。
这里有( )之美,你看,( )。
小结:文章结构清晰(总分总的结构),语言简洁生动,抓住了景物特点,融情于景,是写景的典范之作,同学们也可借鉴本文写法,描绘身边美景。
设计意图:教师示例,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之美,领悟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写作做铺垫。
四、学以致用,描绘美景(微课出示身边美景图片,学生借鉴课文句式写法,描绘美景,题目自拟)。
教师示例:(PPT展示)
大美五台
王冬茹
终南神秀,古来共谈。诸峰峭丽,云海奇观。春花烂漫,溪流潺潺。夏木葳蕤,凉风拂面。秋高云淡,五彩斑斓。冬雪初霁,明媚鲜妍。雨后山峦,云雾弥漫。云海翻腾,恍若仙都。大美五台,妙不可言!
(温馨提示:可参照课文或老师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学生仿写,交流作品,教师指名学生朗诵作品,生评,师评。
设计意图:教材就是例子。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写法,描写身边的美景。用微课展示身边的美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教师的示例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
五、配乐齐背课文,再次感受山川之美,作者文笔之美,情感之美。
六、作业
默写课文,继续完成仿写训练。
七、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四季、 晨昏
文章之美:结构、语言、情感
设计意图:板书体现文章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八、教学反思
《答谢中书》文章结构清晰,句式整齐,语言简洁生动,是写景的典范之作。在疏通文意,理解情感,赏析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身边美景和老师示例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积极写较高,写出了不少佳作。老师用心设计,精心示范,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成就美文,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附:学生习作
大美五台
八年级一班 刘君格
终南五台,古来共谈。高山入云,清流见底。山川草木,秀丽宜人。春暖花开,溪流潺潺。夏树浓阴,微风拂面。秋高气爽,果香十里。雪花飞舞,红梅独秀。实是欲界之仙都。大美五台,妙不可言!
大美五台
八年级一班 赵鸿涛
五台之美,古来共谈。闻名西安,贯穿秦岭。春日萌绿,夏日丰翠。秋时落叶,冬季银白。晨则山顶雾绕,昏时夕阳落顶。佛教圣地,无人不敬,无人不叹。实是欲界之仙都。大美五台,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