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会怎样影响我们,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是什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是怎么看待它的。人不开心往往被“应该思维”所控制。
陈海贤博士认为应该思维的本质:不去认知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的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向外对他人“应该”
人生中大部分灰暗情绪,以自己的“应该思维”去衡量他人的所作所为,常常让自己会陷入愤怒、失望、伤心、沮丧。父母觉得孩子应该要听话,应该要努力、应该要懂事....父母们越是放不下这种“应该”思维,就越是苦恼、焦躁,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亲子关系。
夫妻之间相处,应该要这样,不应该那样,往往这种“应该思维”导致双方不合,关系闹僵。
曾经,我也看不惯一些领导为人处事,对他耿耿于怀。我觉得领导应该体恤民情、应该礼贤下士、应该公正无私……就这样的“应该思维”让自己很不开心,一提到这些人就厌恶、嫌弃、鄙夷,甚至对立。现在回想,每个人三观未必相同,每个人也总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何必盯着这些让自己不开心呢,回想他也曾经对我的帮助与鼓励,一点小小的不开心,早已烟消云散。
曾经,我觉得老师同行都应该有追求、爱阅读、有爱心……于是,常常用“应该思维”去要求他人同自己这样成长,当老师们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目标时,就失望、沮丧,甚至不满。现在想来,很多问题在自己。
对于很多教师,能守住底线、做好本职工作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况且每个人成长的轨迹都不同,为什么“应该”要走同样的路呢?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都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希望他们这样做,但不要要求他们应该这样做。你能做的到的别人未必做的到。你认为好的行为、做法别人未必认同。你愿意做的你就做,做好自己即可。当然有人认同并愿意跟随着,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除了尊重理解,没有他法,你也会释然。
向内对自己“应该”
“应该思维”指向自己往往表现为“我应该更……就好了”“我不应该这么……要不然就……”当指向自己的时候,产生的情绪是内疚的,然后沉浸在自责当中。
恰当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成长起到督促的作用。为了让身体更健康,我应该去减肥,去运动。为了让自己更有学识,我应该多看书,多做研究……这些“应该思维”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促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好。自己也在每一次的“应该”中修炼自我。
但当一个人的“应该思维”太过僵化,就会走向完美主义。因为在完美主义的世界里,几乎全是“我应该……”太过完美,就成了自虐狂。也曾要求自己事事完美,以求获得别人赞赏,在人前无限风光。而当某事做不好时,就陷入自责状态:如果我更努力些,花更多时间,是不是会做更好。尽管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
本书提到,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界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应该之暴虐”,自责则会让我们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甚至自我憎恶。
破解“应该” 思维
应该思维指向外界环境,我们会有很多关于应该的固有看法,父母应该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应该听话、学生应该好好学习、相爱的人应该一直相爱、婚姻应该是爱情的归宿、朋友应该被信任、努力应该会成功……
这当然都很对,但是这并不是现实,这只是一种符合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的理想。
而这种应该思维却将理想现实化,一旦现实不如理想便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于拒绝接受。
最简单的是我们需要把“应该”变成“我更希望”或“我更愿意”。父母可以对儿子说:“作为一个男孩子,我更希望你勇敢一些。”妻子对丈夫说:“你是一家之主,我希望你能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身体健康戒掉烟。”
人生短短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没有什么应该,没有什么不应该。随心而活,轻松自在。当你破除“应该思维”,瞬间豁然开朗,生活就越发通透自由。
世界是多元的,允许一切存在。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人真正需要过的一关,永远是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