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断舍离
所谓断舍离,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断,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即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着。通过学习与实践断舍离,我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本身转换为关注自我,不仅环境变得清爽,也使得心灵变得焕然一新。
2、断舍离的机制是什么
如果我们想把把屋子收拾干净,会从那些方面着手呢?往往我们会从整理、搽桌子、扫地等等着手。不过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中对收拾下了另外的定义: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
取舍物品的时候考虑的是自己,问问自己当前需要这个物品吗?而不是看这个物品本身是否有用。
3、我们为什么丢不掉东西
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起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不习惯丢弃东西呢?我们常说东西够用就好,然而在你消费的时候,你真的做到了吗?看见超市打折、网上优惠,我们通常都是买买买。在买东西时,我们常常陷入消费陷阱,买许多不需要的东西。电商发展起来后,它们又发明了一种万恶的东西“凑单包邮”。通常有以下三种人扔不掉东西:
- 逃避现实型
- 执着过去型
- 担忧未来型
逃避现实的人太忙碌,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有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不满,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愿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执着过去的人通常比较恋旧,总是认为这个东西有独特的意义,那个东西有我的回忆,于是都舍不得扔。担忧未来的人通常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总是担心这个东西以后还要用。
4、怎样实践断舍离
如何才能激发我们的收拾动机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决定断舍离之后,最有效的方法是锁定时间,聚焦场所。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今天整理厨房,即使一个小小的目标,也会大大地提升效率。先扔一些废弃的垃圾,然后开始考虑一些物品自己需不需要,这个要参考前面所说的以自己为核心,只留自己需要的,当然,把舍弃的物品送给需要的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之后,对留下的物品进行分类,这里可以使用三分法进行分类,比如厨房里的三分法可以用如下的方式:
要打造一个充足的空间,并且提升自我的形象,还要遵循“751”总量限制原则,所谓的“7”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所谓的“5”是看的见得收纳空间只能放五成;而“1”是指给别人看的装饰空间只放一成。
5、断舍离到底有什么神奇的效果
很多人在实践断舍离之后,自己也在这种整理训练中发生改变。人们不仅能够自觉地整理物品,更能够调解和整理自己的心情,使精神更加敏锐,身体更加平衡。很多人开始利用物品提升自己,按照自己的判断添置物品,对未来的心态也更加乐观。不留恋于过往,不忧先于未来,拥有最重要的东西,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并乐于享受它。作者还写道: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在经历着不断地变化。尽情享受和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分尽了,潇洒放手,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