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主题1:情绪问题
问题:有同学上一周情绪不好,或许是孕期激素,想要平静,没有达到目的,感觉失败。
孕期本就是相对比较敏感,尤其是对于外界的反应。会对自己说为了孩子我要多吃点,为了孩子我要快乐,为了孩子我要加油……但我们能做的只能先做好自己,自己不够好我们为不了无任何的别人,就算是最亲的人,没有能力怎么保护他们呢,所以显然我们拥有快成了的,幸福的,让自己保持营养摄入的能力,才好说去为了需要我们的人。怎么去改变现状?我现在是行动模式?还是存在模式?去觉察,去练习自我关怀代替自我评判,指责。
讨论主题2:练习中睡觉问题
问题:有同学练习除了动态的正念冥想,其他包括呼吸练习身体扫描会出现睡着。
冥想练习本就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的觉察自我,保持专注,睡眠质量变好只是我们练习的副作用而已,所以在联系的过程中要做的调整,如果是呼吸练习保持眼睛向下45°,或者盯着前方的一个点;如果是身体扫描,保持睁开眼睛,让自己清醒的觉知到;当然如果目的不是练习就是睡觉,另当别论的。
讨论主题3:正念运用
问题:学习的正念知识,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切入市场?
(一)常见的有读书会,讲座,开课程等等,但没有标准答案。正念包括很多的形式,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从自己的爱好出发,从每个人的兴趣出发,将正念注入,融合。选择当事人用的更得心应手的,受众更容易接受的,自己比较容易去输出的方式。
(二)正念运用可以无处不在,用正念帮助别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初衷: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解决睡眠?焦虑?情绪痛苦?还是身体痛苦?还是注意力问题?不同的方式对应不同的形式,方式越复杂,形式也就越复杂。
胜任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对于每个人来说,没有能力的高与低。而是你分享的内容对受众作用。所谓的水平高低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这种分别心、评判心升起时去觉察。依据自己的能力设置自己水平的课程。设计课程根据自己的胜任力,可以寻找助手可以找督导。
一个原则:不伤害。这个属于伦理方面。不能以伤害或者潜在的伤害出现在带领中,去留意自己的课程内容和受众的沟通,要考虑到你的活动要怎么去设计?怎么去带领才能产生不伤害的效果?包括需要设置什么样的时长?问题点?沟通方式?哪些练习是你能带的,又能让对方感觉到对自身的好处的。
讨论主题4:正念与疼痛
问题:如何用正念去帮助医疗手术后的疼痛群体?
医疗手术后的身体伤害是实实在在疼痛,也有内心的剧烈痛苦。我们可能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帮助对方去觉察ta的过度思考:我们总是会在我们想法的列车上越开越远,越开越快。我们在想法的车上被带着跑。把这样的原理告诉对方,我们是如何受到我们思想和想法的影响的?
第二培养ta的接受力:卡巴金博士的正念减压原本是针对慢性疼痛的。利用ta对疼痛的感觉本身让ta感觉到这个疼痛不是一直那样的,它会有变化,因为他们会有惯性的预期和想法充斥。所以ta看不到疼痛的变化,出现,变化,维持,消失这样的阶段反复。将人类共通性带到对方的心里,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疼痛,并不是只有ta一个人会如此,这个疼痛会带来很糟糕的结果,但不代表就应该放弃。
第三察觉到做点什么让对方更能开心。疼痛存在,但爱好也是存在的,将爱好作为锚点,从恐惧的,害怕的,对未来的绝望的情绪里拉回来。缓解ta的痛苦,可能不会消失但去降低,绝望感会降低,用实实在在的爱好和兴趣去转移痛苦的注意力。
正念并不是直接帮我们消灭痛苦,而是当痛苦来临时,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正念是蓄能,不是直接就蹦出来的高能。所以要练习,平常的练习就像是编织降落伞,如果没有练习临时编织是不会有根本性的作用的,但只要开始编织就不晚,不管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