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袁伟校长、亲爱的工作室同仁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五中,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倍感责任之重大,因为商丘市首批领航名师李渊文初中数学工作室从今天开始,工作室命运的齿轮将发生新的转动。工作室对于我,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她承载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数学教学的执着,以及对未来学生教育的殷切期望。
回首过往,我内心满是感恩。首先,我要衷心感恩袁伟校长和学校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和托举。在工作室创建的过程中以及发展的道路上,甚至前期的考核认定和后期的工作开展,袁校长一直陪伴着工作室。不仅提供了方方面面的鼓励和帮助,还给予了我最坚定的支持,总是用最信任的目光激励我勇敢前行。袁伟校长和吕玉强校长为我们工作室的成立创造了契机,刘增厂校长和马秋颖书记为我们工作室的创建搭建了平台,让我们这群热爱数学教育的人得以相聚,共同逐梦。
同时,我也要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即将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仁们,感谢大家未来长期的支持、努力和帮助。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携手奋进。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各异的教学经验,但此刻,我们因对数学教育的热爱汇聚于此,这股力量将是无穷无尽的。我深知,工作室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每一个创新的点子、每一次精心的备课、每一场热烈的研讨,都将成为工作室蓬勃发展的基石。
海英老师我们一起交流过哪吒的导演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前几天也发到了我们工作室群。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你总会找得到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你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会相互取长补短,你负责这样,我负责那样,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总能把事给扛下来,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而且从饺子的人生轨迹他也发现,真的很多时候潜力都是逼出来的,就像以前他刚刚高中参加军训,那时候他觉得他顶多做20个俯卧撑顶天了,军队的教练让他做30个,做了30个,又让他做了5个,最后饺子做了50个人,其实很多时候自己的极限,都是自己假想的,想象的,自己的能力其实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这是饺子的经历。
我自己也多次有过类似的经历,2021年春季,我记得我当时还在胜利小学,一个月的时间,张凤仙校长工作室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市教研室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市教研室中学数学专题讲座,还有文化路李斩棘校长商丘小语链接的文化润疆一个援疆项目的阅读专题讲座。2023年春季,我已经在五中了,我负责的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我主持的省级课题立项,我参与的市级课题结项,我做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参评的市级优质课验收,也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吧。当时觉得根本完不成,时间紧,任务重,得力的人手少。可最后这些都取得圆满的结果。我常说的就是功在平时,船到桥头自然直。海英老师后来又给我加了一句,不直也得撞直。我感觉更真实。
其实,对于工作室,我一直认为是个双项选择,就像我在宋歆老师工作室一样。我选择了宋老师工作室,宋老师工作室选择了我。我为宋老师工作室直接服务,宋老师工作室间接成就了我。希望未来的大家也是。我们都是咱工作室的首批成员,相对来说还是幸运的,只要你向工作室抛来了橄榄枝,工作室就没有放弃你,不管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联系的我或者我联系了你你又没有拒绝,你也就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希望未来我们都能坚守住申请加入工作室的初心,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
2024年12月5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发布商教体师函【2024】320号文《关于开展2023年度领航名师培育对象认定考核的通知》;同时,睢阳区教育体育局发布《关于遴选商丘市领航名师工作室成员的通知》;2024年12月25日,工作室接受了商丘市领航名师培育工程专家团队考核;2025年2月7日,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发布商教体师函【2025】30号文《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公布商丘市首批领航名师名单的通知》。至此,我们的工作室正式有了名分。可以骄傲的说,除了商丘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初中数学教研员范兴达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和中原名师宋歆主持的初中数学工作室,我们是商丘市唯一经过官方认定的市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2025年2月17日,在我们工作室公众号正式推文公示我们工作室首批成员名单,也算正式给了大家一个身份。
工作室有了名分,大家有了身份,我也从跟着宋歆老师服务工作室建设转到引领工作室发展。我就把工作室存在的意义,定位在不再考虑成就个人的发展,只为了能够回馈大家,给予大家实实在在的福利和帮助,提供成长和学习的各种机会与平台。在这里,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渴望汲取更多的教学养分;还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期待突破教学瓶颈,实现更高的教育理想,工作室都将努力成为你的成长摇篮。我的底气来自商丘市第五中学的大力支持,来自袁校长的鼎力帮助,来自中原名师宋歆初中数学工作室的强力后盾,还有来自市区教研员和我所混迹于的省内知名专家、名师、名校长们的能够提供的丰硕的资源。
因为众所周知,我是宋歆名师工作室助理,很多活动也是我在推进,我们工作室也有部分成员是双名工作室成员吗,为了减轻我和大家的负担,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后期绝大多数的活动都会宋歆名师工作室协作开展,这样无形中我们工作室的平台、资源、条件也会成倍的放大。就算我们自己条件不成熟时,只要我们愿意,依然可以借助商丘市第一中学的这条大船出海远航。后期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培训,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讲学,拓宽大家的教育视野;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彼此的教学心得、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让智慧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绽放光芒;组织观摩示范课,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大家感受优秀教学实践的魅力,学习可借鉴的技巧与方法;还会提供课题研究的机会,引导大家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让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创新的推动者。
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谈工作室的人员分工,因为明确的分工是确保工作室高效运转的关键,本学期我是盲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大家的特长和工作实际,本人提出申请我们再酌情调整。
主持人助理:夏海英
1.宣传报道:时小腾 孟倬帆
2.送课送教:刘孟友 侯良斌
3.读书分享:王明磊 王雯雯
4.课例研讨:常淑华 陈连春
5.青蓝工程:王 琛 刘 敏
6.网络教研:唐利珍 郭鹏飞
7.材料整理:单筱筱 刘靖宇
夏海英老师,工作室助理,工作室的协调者和推进者。日常工作中,我们一起处理各类琐碎但却至关重要的事务,比如本次会议的召开,我和海英老师从安排会议时间、选定场地、背景PPT制作、合影的场地、桌签的准备等等,我们已经提前准备了一周的时间;同时负责与各方的联络沟通,督促各项活动的执行、推进等。
每一版块的第一位老师为组长,主持本块活动开展,和第二位成员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归档相关材料。作为各版块负责同志,也是我们工作室核心成员,是工作室的中流砥柱。大家在数学教学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至少我们有着强烈的成长欲望和参与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工作室的活动设计,结合大家的专业特长、教学实际需求,为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工作计划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对于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而言,都是我们工作室的活力源泉。在这里,人人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大家要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培训、研讨、观摩活动,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遇到的难题,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互助中成长;踊跃参与课题研究,哪怕从最基础的资料收集工作做起,逐步积累科研经验,为工作室的发展添砖加瓦。
短期来看,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内,我们要完成工作室的基础建设。构建起完善的工作制度与流程,确保工作室的运行有章可循;组建起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工作团队,让每一个人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最大效能;开展首轮教学研讨活动,聚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如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几何图形教学的难点突破等,通过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方式,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期而言,一年之后,我希望我们工作室在商丘初中数学教育领域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我们所有工作室成员都能有明显的成长变化。包括教学设计、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甚至专题讲座、教学竞赛、论文评选等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
从长期发展来看,三年之后,我的目标是把我们工作室打造成一支在商丘有一定影响力的初中数学教师团队。我们的工作室成员不仅在教学实践上成绩斐然,而且在教育教学领域都能独当一面,至少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或者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我们工作室将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开放,意味着我们绝不固步自封,要积极与兄弟学校、我所能链接到的所有名师或名师工作室交流互动,引进先进理念、技术与方法,拓宽视野;合作,要求我们工作室成员之间、与校外专家、名师之间、工作室之间紧密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攻克教学难题;创新,激励我们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环节大胆探索,用创新思维为数学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亲爱的同仁们,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商丘市首批领航名师李渊文初中数学工作室这个平台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我们的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数学教育的绚丽之花,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再次感谢袁伟校长,感谢每一位工作室成员,未来的路,愿我们一路同行,共创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