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译文:不要推测,臆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思考: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用推理代替了沟通,因为沟通会尴尬,所以就去随意的瞎猜,导致人际关系的大量问题,而生活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事情的不确定性,运用成长型思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不要固执己见,不以自我为中心,夫子在2500年前就具备了这种成长型思维,而现在的人们确很难做到。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颜渊又问,什么是纲目,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思考:管理好自己的大脑,做事情之前思考一下,改变自己的心境,具备批判性思维,如果你觉得还有烦恼,那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错了,仁是修养和境界,对待世界的方法,行动之前有所觉知,没有觉知就没有礼的存在,子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让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件事情要不要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是否合乎礼数。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一个人说话大话连篇,不知惭愧,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
🤔思考:做事情比说话难,说大话的人往往是嘴上功夫,落实起来很困难,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现象,有人夸夸其谈,大话连篇,但具体实施却没有执行力,事情进行不下去。夫子教育学生,这些是君子的基本修养。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思考:孔子所言的“耻”与“仁”,即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定要有所作为,积极贡献个人力量,同时,我们要在克制、化解个人消极情感的基础上,主动追求“仁”的境界,树立起人格魅力,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本篇的学习,收获如下:
1.孔子对个人的修养要求很高,做事情随意揣测,猜忌,想象,都不合乎情理,而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沟通代替猜测。
2.一个人说大话并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而谦虚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像夫子一样保持“入太庙,每事问”的态度,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和谐,做事情的效率会更高。
️3.孔子所言的“耻”与“仁”,即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积极贡献个人力量,同时,我们要克制自己好胜,自夸,抱怨,欲望,主动追求“仁”的境界,努力做自己影响圈的事。
同事Z先生,有“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的状态,经常吹牛说,昨天和哪个局长吃饭了,和哪个领导通电话了云云,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Z先生业绩落后,收入不稳定,甚至还要借钱度日,在家待业,坐在电脑前游戏人生,这种说大话却办不了大事的状态不就是夫子两千年前就告诫人们要杜绝的吗?
以己为鉴,提升个人修养-读论语有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修心养性,从刻意练习去避免坏习惯开始,不符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不以恶小而为之。从客观事情去分析问题,...
- 一、子绝四(孔子四戒):意、必、固、我。《子罕4》 这四件事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很大伤害。 毋意:别瞎猜,别推测。 ...
- 这一周,我们共读的是孔子《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共24章,这一章着重写“仁”。虽然题目是颜渊篇,除了重点写颜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