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课 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为什么我总是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我并没有觉得我和众生是有关系的,对于亲近的回用爱的黏着去占有,对于不喜欢的带着嗔恨去对抗...

62课 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为什么我总是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我并没有觉得我和众生是有关系的,对于亲近的回用爱的黏着去占有,对于不喜欢的带着嗔恨去对抗...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自他相换的意义和主要思想以及成立和原因。世间所有快乐是从希望他人得到快乐产生而世间所有烦恼和痛苦都是从一心只想自我利益中产生。所以只有将追求个人快乐的...
本课主要讲,发起愿菩提心后,还必须进一步修学菩萨学处。否则,是不能成佛的,不能调服自己的凡夫心,不能利益自己,也不能真正调服和利益他人。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成佛。成佛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自他相换的意义和主要思想以及成立和原因。世间所有快乐是从希望他人得到快乐产生而世间所有烦恼和痛苦都是从一心只想自我利益中产生。所以只有将追求个人快乐的...
60课 上节课确认了菩提心的殊胜,决定要发菩提心。这节课告诉我如何发菩提心?重点就是要修大悲心,而大悲心是菩提心修习方法之一七因果的核心,贯穿整个菩萨道的修习,同时,高僧大德...
带着稍许的小激动学习完本期法义。我就像一个期待更精彩故事书的小孩子进入到上士道的学习。说实话从下士道到此时我学的有点囫囵吞枣。我一直学习的是大乘教法,但似乎还算不上是一名大乘...
上节课学习了自他相换的意义以及成立及原理,本课学习第三部分自他相换的修行次第。从内涵开始,我以前觉得自他相换可能就是换位思考,今天我和谁有争执生烦恼了,我就换个角度或者身份去...
因为心是缘起的、无常的,所以如果不加以守护这颗刚发起来的菩提心,它就会像刚点燃的火苗一样一受到外在贪嗔痴的风就会很容易熄灭。如何守护菩提心,也就是愿心学处。包括现在和未来两方...
68课 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 由于心是缘起的,所以要守护这颗刚发起的菩提心,上节课师父通过忆念发心胜利、不舍愿心而令其增长、时刻不舍有情、积集福智资粮四个方面开示了于此...
本单元主要从菩提心的殊胜、菩提心如何发起的、如何守护菩提心来阐述的。通过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我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的,要发起出离心,才能摆脱生死出离轮回,但是摆脱生死出离轮...
上节课学到了发菩提心后还要修学菩萨学处,以六度四摄为心要。成佛的修行要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手段完整,要通过方便与慧的修行,成就佛菩萨无尽慈悲与圆满智慧的生命品质。并且破...
本课学习了忍辱学处从三个方便来认识,一、忍辱自性;二、忍辱差别;三、身心生起之法。 一、忍辱自性。 所谓忍,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耐冤害忍,就是冤家对自己的伤害需要忍;第二、安...
77课 法义部分: 一、 智慧的自性:对我们所缘的一切境界、一切事物、一切法能够抉择并判断的作用。 二、 智慧的分别: 1、 通达胜义:了知我空和法空后证悟的空性 2、 通达...
对于《道次第》这样一部殊胜、清净的法,我们该如何如实接受并纳入心田呢?这关系到FF的健康传播和正法是否能久住的问题,就需要有正确的修学态度才能如实接受FF,所以说听规则特别重...
此单元主要讲的是中士道的修行次第,三士道是引领众生成佛之道,而该单元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认识轮回总苦、别苦让我看清了轮回的真相,快乐是建立在苦的基础上的缓解剂,是成...
上期法义让我知道了拥有暇满人身是解脱的最好时机,出家人的身份是解脱的最好身份。而本课是特别实操的干货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修行解脱呢?宗大师从三个方面来为我们做了开示,一...
本节课,导师讲了四个部分。 一是本论作者,寂天菩萨放弃王位出家度生,师承文殊,精通多门,广纳经教,集成《入行论》。 二是本论的内容与架构。分三步走。1.菩提心的升起。2.菩提...
66课 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的观察修来引发慈悲心,进而发起“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菩提心。是升起菩提心的重要方法,那么,为什么菩提心总是若隐若现飘忽不定?因为缘起...
整个上士道乃止整个道次第都是围绕着如何发起菩提心圆满菩提心而依次修行,通过对菩提心殊盛的理解以及如何发起菩提心?有两种方法,七因果和自他相换。通过七因果升起菩提心必须具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