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5】 【原文】 又问:“陆子①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②、明道③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
陈九川录【5】 【原文】 又问:“陆子①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②、明道③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
陆澄录【25】 【原文】 澄问操存舍亡章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
陆澄录【23】 【原文】 “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①,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
陆澄录【22】 【原文】 澄在鸿胪寺仓居①。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助。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时磨炼。父之爱子...
陆澄录【21】 说明:今天晨读的这段涉及很长的复杂历史典故,华杉老师讲解得通俗易懂,故[解读]将其全文引录。 【原文】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
陆澄录【20】 【原文】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①,而心有所慊②,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注释] ①集义:犹积...
徐爱录【18】 【原文】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①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 先生曰:“羲、黄...
徐爱录【15】 【原文】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
不太明白,为什么“此心光明”才达到“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境界。在我看来,王阳明龙场悟道,发现心即理的那一刻,就已经非常接近尽心知性的境界了。到后面的“致良知”更是已经达到此境界。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2)】徐爱录【10】 【原文】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解读] 这段话摘录自昨天晨读“徐爱录”...
徐爱录【11】 【原文】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
这里的一问一答其实后面还有一大段的内容,单独拿这两句出来解读,我认为有失偏颇。主要分歧在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上,他后文有提到:“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这里他把物理解为意之所在,而意为心之动。意思说主体(心)介入到“物”中,使“物”成为“事”。因此“格物”,意为“格事”,或“正事”。在王阳明这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成了一体,化为一事。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10)】徐爱录【8】 【原文】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 ① 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② 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