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再见,边城 你好,凤凰
    ——凤凰古城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凤凰说:“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 千年后的沈从文先生作为20世纪最优秀的中国作家之一,凭借一支笔用最干净清透的文字塑造出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书卷上的边城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的心灵寄托。
    边城,湘西瓦蓝的天空下,浸润着烟雨空濛的凄寒。纯,淡,静,这简单的三个字就足以勾勒出我心中的边城风景。那里有绵软的云,有湿湿的微风,有夜里含着月光的瞭远的歌声,有神秘朦胧的湘西传说,有羞涩的少男少女,有青的林,有流的萤。这里的人民淳厚,城里妓女和粗野水手都显得生动美好起来。
    而凤凰却给我的感觉大不相同。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那是烈火里涅槃,灰烬里重生的神鸟。它是迷,艳,闹。凤凰的迷来源于湘西文化。善蛊的苗女,夜间的赶尸匠,千百年来的人们都难以窥见它真实的面容。有趣的土家族婚嫁习俗,六月六对歌节,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流传下来。《小城凤凰》里这样简单地概括到:衣牵石巷青如染,光映廊檐淡若浮。今日的凤凰又是艳丽的。沱江与青山篁竹相映成趣,像一块成色上好的翡翠。青石长街边,有明艳奔放的苗家少女穿行,身上五色丝线的苗绣样式繁多,用色大胆,构图精巧,色彩丰富,艳丽的图腾像绚烂的梦。而夜晚的凤凰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沱江边上有满载愿望的河灯,飞越山岗,飘过重洋。凤凰的闹,是自由朴野的闹,是率性无畏的闹。酒吧街上五光十色,烟火气息在酒精里缓缓绽放。驻场歌手深情地哼唱起民谣,鼓掌叫好的人群里孕育着新的艳遇。不眠的深夜里,年轻而生涩却包含热情的灵魂紧紧挨在一起。酸辣的湘菜,不断撩拨着人的味蕾,也刺激着人们的心。古城特产的姜糖的辛辣气味弥漫在空气里,让人浑身都痒痒的。
    今日的凤凰很多地方都再难以让我联想起《边城》沈从文笔下昔日的那一方净土,不再拥有深夜安逸的寂静。凤凰终于涅槃而生,被数不尽的游客发掘,传播,追捧。或许大家都有那样一种心态,面对小众的爱好,希望自己是能识千里马的伯乐,一边渴望别人也来注意,一边却又暗搓搓地担心过多的关注后它会不会改变。想起以前看一位作者关于凤凰的调研“随着旅游经济发展,当地居民幸福感的变化”,毫无疑问,这里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居民的收入也渐渐增高。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凤凰,难以避免的事实是那座边境小城会越来越远。一座新的城市正翩然而来,悠悠的沱江水继续慰藉着远方而来那些涌动着对未来向往的年轻的心。
    你好,凤凰。
    再见,边城。

  • 沈从文与汪曾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炮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保护民族教育,众多高校纷纷迁入地处偏远的云南。沈从文与汪曾祺两位文学大家在乱世的大后方建立起了师生关系,成为了亦师亦友的良伴,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患难与共。
    在汪曾祺先生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记叙了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学时的大量情节,穿插描写了沈先生的生活细节和习惯,勾勒出了一个良师益友的经典形象,他诚恳朴实,不哗众取宠,言语间也可窥见他对文学的看法,比如文中提到的“要贴着人物来写。”他认为小说里最重要的是人物,作者的主观抒情和议论都要贴着人物,作者的心要紧贴着人物。这体现另一种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沈先生教学认真,伯乐般地提携学生,对于写得好的学生习作,就替别人寄出去发表。比如汪曾祺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异秉》就是在沈从文的推荐下发表的。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是灵动却又古朴的,容易让人感受到东晋时期的名士风骨。就以《边城》为例,从情节到字句都显得清澈而温厚。“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这是翠翠出场时的描写,也常常被选来赏析。“小兽物”这个比喻我尤为喜欢,每每看到这个词,我就会想到屈原的《山鬼》,或是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是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的女孩,近似于精灵。还有“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这一段也是极美的,唐诗宋词一般的意境,那种中国独有的水墨江南,桃花源一般的美好。但是在这种空灵朦胧的描写,总是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而在《边城》书中的人物与情节总是有无奈的命运感,却仍然要向前奋力生活,沈从文先生用美的文字来体现生命的无限可贵。
    而师从沈从文的汪曾祺的文字中也有一种自然的古典美。但是又与老师的不尽相同。他的散文里有一种平易近人的烟火气息,温润而带着童真,像老先生拉着人在话家常。像我,是不敢在饿的时候看他的《人间草木》的。平静的人间生活在他的妙笔下生花,以颇负盛名的《端午的鸭蛋》为例。“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吱”富有音韵美和动感美,仿佛鸭蛋里咸香的油一下子就开始在眼前涌动。而小说,早年的《鸡鸭名家》《复仇》风格并不像晚年一样沉静自如,显得华丽锋锐,但是随着阅历和年纪的增长,逐渐返璞归真,比如《茶干》和《受戒》,像倾泻而出的缓缓流水,起承转合开始变得暗含,行文变得愈发流畅而温和。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用独到的视角和充沛的热情写出那些凡人小事、花鸟鱼虫、民风民俗等众人习以为常的小景小情,却让人回味无穷。
    沈从文和汪曾祺这一对师生同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把自己的生活哲学融入作品中,抒发了对美好人性,诗性的向往,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笔。

  • 论《边城》中的孤独感
    五十五班 钟雨芹
    摘要:小说《边城》是爱与美的结合,带有其独特的美学艺术,而孤独感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对小说孤独感的剖析,来进一步体会小说的内涵,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边城 孤独感
    小说《边城》致力于用清新的笔触讴歌人性的善与美,但小说整体却是笼罩着淡淡的孤独感,让人不免惆怅悲戚。
    一、 一位诗人
    边城成书于一九三四年。当时正处于国民政府的统治之下,社会动荡初显,却还未泛起大波浪 。一些文人学者开始探索人性的本质,而沈从文是走在他们前列的。他构建了一个桃花源似的湘西小城,城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彰显着人性的美好,似乎是那个年代文学界的一股清流。而他本人也在序中谈到:“照目前风气说来,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及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作品是极容易引起不愉快的感情的。前者表示“不落伍”,告给人中国不需要这类作品,后者“太担心落伍”,目前也不愿意读这类作品。这自然是真事。”可见,边城在那个年代的出现是非主流的,也就注定了这位作家,这位诗人,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文字,是不被多数人理解的。因此,沈从文像是一位逆着人潮行走的独行者,举目四望,无志同道合之人,他是孤独的。
    二、 一座城
    茶峒地处湘黔渝交界处,是一座边城。这里依山傍水,清新秀丽,民风淳朴,是沈从文打造的乌托邦。这里有军队驻扎,有商人过路,有攀引缆索的渡船,有乐声不断的吊脚楼,有热闹非凡的龙舟比赛……然而,一切都发生在这座小城里,喜怒哀乐,离合悲欢,旧事物不离去,新事物不进来,保持着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这座城,在当时逐步发展的工业文明中,渐渐成了特别的存在。我们惊异于它所展现出来的历史的停滞,也感受到边城的孤独。一座孤独的水边小城,上演着孤独的水边故事。
    三、 一群人
    边城人是真的孤独。
    (一) 爷爷
    爷爷是一个七旬老人,陪伴他的只有一条船,一只狗,一个女孩。他在这城边的碧溪岨
    做了五十年的渡人,女儿走之后,留下翠翠与之相伴。他无法时常走街串巷,与好友逗趣谈笑,一年中也只有几次进城,能与其他人搭搭话,聊解寂寞。
    在意识到翠翠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终究要寻个好人家时,他感到了孤独。“翠翠既是她那可怜母亲交把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一则是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才会在后来想方设法与顺顺结亲,以至于被人家误解,却无人可诉。他孤独地奔走在这一条路上,翠翠不知道,顺顺家也不理解,没人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二则翠翠嫁人之后,他就只有黄狗作陪,到那时就真是孑然一身,孤独终老,所以最开始他才会回避翠翠嫁人这个话题。
    (二) 翠翠
    翠翠是个满十四进十五的小姑娘,灵动善良,讨人喜爱。她也没有朋友,只有一条黄狗绕着她跑。她无聊时,只有听爷爷唱歌,编草叶蚱蜢。当她初尝爱情的酸甜时,她也无人可诉,一切只有深埋心中,自己揣摩。翠翠沉浸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拒绝了爷爷的参与。而翠翠的孤独也是后来傩送误会爷爷的原因——像这边城一样,本本分分的活,却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她没有勇气对爷爷表白自己的想法,没有勇气回应男子的追求,没有勇气追求自己的爱情,导致了三人的爱情悲剧。

    共读《边城》

    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

  • 论边塞诗中的乐器
    五十五班 吴倩
    摘要:边塞诗在唐代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壮阔的景象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边塞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除了大漠、狼烟、归雁等常见意象,边塞诗中有一类意象也值得一提,那就是乐器。本文以乐器为切入点,从乐器本身的特点和相关的历史事件入手阐述边塞诗中乐器对边塞诗的作用。
    关键词:边塞诗 乐器特点 历史事件
    一、边塞诗中常见乐器的特点
    羌笛、胡笳、琵琶、角是经常出现在边塞诗中的几种乐器。
    (一) 羌笛
    羌笛经常出现在边塞诗中,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王昌龄)。羌笛是典型的古代边塞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悲凉。凄婉的音色以及身处边塞的特点使得羌笛极贴合边塞诗的主题。
    (二) 胡笳
    胡笳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胡笳曲》王昌龄),“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胡笳曲》郑愔)等诗中都提到过这种乐器。胡笳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圆润、深沉,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 琵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传统琵琶曲中不乏涉及战争的乐曲,例如十分著名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琵琶音色多样,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既能表现征人思乡的愁绪,又能表达战场拼杀的激烈。
    (四)角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角和军队密切相关。这种乐器用动物天然的角吹奏而得名。在唐代边塞军队中,角是一件用于壮军威的仪仗乐器。诗句中出现角,便能使人想象军队迎战前众将士集结的情状。
    二、边塞诗中的乐器相关的历史事件(以胡笳为例)
    提起胡笳,总绕不开一个湮没在历史中的女子,蔡文姬。汉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她在塞外度过十二个春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后来曹操平定中原,派人用重金赎回蔡文姬。蔡文姬写下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这段历史赋予胡笳凄凉哀婉的色彩。当诗中出现胡笳,读者便不由自主想起苦苦思念家乡的蔡文姬,进而体会戍边兵将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感。
    三、边塞诗中乐器的作用
    胡笳、羌笛等乐器音色悲凉,加上塞外这一特定的地点,唤起诗人对于征人乡思、忧国情感的共鸣,给予边塞诗人无穷的创作灵感。
    其次,悲壮苍凉的乐声也直接奠定了边塞诗的情感基调,使边塞诗这一题材具有与众不同的美感。在赏析时,乐器也是确定诗歌主题、解读情感的关键点。
    更重要的一点是,乐器本身的特点能起到很好的表达作者和边塞将士情感的作用,即用乐声达到读者与作者共情的效果。同时,乐器相关的历史事件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深化边塞诗的主题。
    结语:乐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是边塞诗人抒情的重要载体,在边塞诗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 唐诗里的南京
    摘要: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兼具大气,苍凉,气魄,浑厚。唐诗里的南京城更是南北交融的旖旎之地。

    关键词:南京 唐诗 南北交融

    1.李白笔下的南京
    李白在游历时曾多次写下有关于金陵的诗篇。
    如《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这首诗以眼前景起笔,李白精致细腻生动的笔触勾画出了唐代金陵城的夜景,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难以排遣的心情,也给此时的金陵增添了广阔而悠远的气势,天上,地下,眼前,往古,如浪波潮涌飘然而来,悠然而去。

    以及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他写到: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的基调更是深沉,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作者慨叹金陵形势虽富丽堂皇繁荣昌盛,但朝代却如走马灯似的轮换,百姓深受其苦。历史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硝云弹雨、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寓于其中,揭露出金陵城的另一面。

    2.刘禹锡笔下的金陵
    刘禹锡曾写下的《金陵五题》,尤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最为著名。
    其中他还写到: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等
    在这五首诗中刘禹锡对典型意象进行了巧妙的组合,普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石头城》以山河空城的苍茫黝暗,映衬空中孤月的明亮皎洁,群山、江潮与明月,故国、空城、女墙,揭示着历史的变迁;《乌衣巷》先以夕阳衰草渲染忧郁阔大的氛围,然后以特写镜头捕捉飘忽灵动的燕影,寂寥中蕴含着生机。

    金陵,“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这六朝古都历史上曾是极度地雍容与繁华,而在诗人的眼里却更添哀愁。

    资料来源:知乎:关于南京的诗词
    古诗文网

  • 五十五班 廖智立
    荷月游记
    近心躁也,小院闲凉,念及荷塘,满月光洒,当有不常之景。月渐逝中,总角戏声渐消,妻抚子声,渐微渐眠,着衫起身。
    缘塘小路,幽郁少人近,月夜更显空寂,一望四面,蓊郁不能尽识,玉轮高悬,顿减阴郁,朦光方显。
    独行道中,此吾之宇也。似吾非吾,另一界也。类今之夜,思所欲思之事,行所欲行之处,畅所游矣。吾方知独处之妙,深醉于荷景无边。
    折曲此池,弥望田田。荷悬若舞,花藏静渚,见叶花相缀,揉涩相间,千珠竞色,碧星正悬。若名姝眼波相视。
    风送香随高歌远,叶颤花游轻雷惊
    叶相扶犹波痕凝碧,水脉脉遮无色无波
    月流如水,流叶花成波;雾泛似练,泛轻纱入梦。望日胧云,不成朗照,恰合此情。树疏月影,高木落阴,楞然若鬼。曲柳片影,凝画成荷。月色不匀,然光影成律,亦如名曲
    荷塘四面,重围少隙,唯留隙予月光耳。树色若烟,柳姿可辨,远山浮于树梢,大意留矣。灯亦倦也,困酣若眼。虽蝉蛙方兴,心生了无之感。
    若及采莲之事,久矣。六朝为盛,可由诗知之也。少女泛舟歌行,采莲者,观采莲者,多则盈岸,风流时也,元帝有赋曰: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嬉游一何乐,然人已尽去,无缘再见。
    更有西洲一曲适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此夜莲亦如诗,何令人不思江南,然仰头一视,门方掩矣,推门入,息已止矣。

    借佩弦先生文意,加我之私意,无知先生怪我否。
    一闲人而已 一八年夏 子云亭下

  •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E)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盛于唐,属于古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C.颈联诗人的感情已由开篇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了。诗句中“无一字”和“有孤舟”的出奇制胜作用不仅表现在工整的对仗上,还体现出极为传神的作用。
    D.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名篇,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
    E.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时间上正可与尾联“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2.请赏析颔联。
    ①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气魄宏大②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浮”字也有动态感,洞庭湖水波涌连天的浩瀚与宏阔画面,一笔勾出,透露出诗人开阔宽广的胸怀③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高一55 钟雨芹

    我来出 唐诗试题

    请任选一则唐诗,仿月考模式出题并给出详尽答案,要求宣传画活着改编,拒绝抄袭。 训练目标:研究考点,训练规范答题。 相信你就是最好的考官,期待诸君的试题喔!

  •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五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前两联为景语,深秋萧瑟衰败的景物,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自然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有限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与命运的思考
    B、颔联实写登高所见之景,其境界壮阔,景中富有哲理,为后两联叙事与抒情做铺垫
    C、颈联写诗人人生经历:半生颠沛,时局不定,处境孤立无援;印证了诗人晚境的凄凉和孤独寂寞的心绪
    D、诗中四联皆用对偶,既极严整,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用词华丽精确,充分展示了杜诗炉火纯青的技艺
    E、全诗以愁绪无法排解作结,浊酒杯停更显露出诗人不得意的凄惨境况。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怎样突出“悲”字。
    ①借景抒情,从深秋悲凉之景和眼前浩浩大江,诗人联想自己的境遇和年华易逝的无奈,因而心生伤悲②用典,“猿啸哀”化用《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突出一个“哀”字
    ③颈联“常作客”、“独登台”等词,写出作者孤单流离的人生经历,正是时局的艰难,人生的苦难以及功业未成的折磨使作者内心感到无限悲哀

  • 55班钟雨芹

    五月的唐诗小论文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查阅资料,思考探究,完成作业。 1.论唐诗中的自然风物 2.唐诗中的月 3.论王维诗歌中的“空”(禅意) 4.比较王维和陶渊明的田园诗 5.论王维诗...

  • 论王维诗风的改变
    在我小学的时候,先是读了王维的《使至塞上》,雄浑而苍茫的大漠使人心驰神往,后来读了《山居秋暝》,明月下幽静的溪山让人心如止水。当时就没想过这是同一人所作,直到现在才惊觉,不禁拍案称奇。我不得不问,少年,你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究竟为何王摩诘的诗变化如此之大呢?且慢慢道来。
    (一)社会背景。俗话说:“时代造英雄。”王维的诗歌风格大致可从天宝初年划开,前期位于开元盛世,玄宗励精图治,宵衣旰食,致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处这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满满的社会中,王摩诘也有着天下男儿之志,梦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积极入仕,三十岁状元及第,后官拜右拾遗。仕途顺利,风光无限,王维的诗则是豪迈雄壮,慷慨激昂,绣口一吐,便是“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吏腐败,战乱频繁,安史之乱一触即发。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以后,王维的希望落空,抱负不再,经历的种种使他不在对社会抱任何希望,他的心已空,于是他的诗就变为冷寂,恬淡,冒着丝丝雾气,看到的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家庭环境。王维出身于一个佛教观念很重的家庭。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家庭观念对王维有很深的影响,他“奉佛,蔬食素衣”,因此,当王维受到巨大打击,他就转身去释道中寻求安慰,寻找解脱,并把对空的领悟,记录在诗中,,最直观的数字表明空字在他的诗中出现了87次!
    (三)个人经历。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毫无疑问,安史之乱对王维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于他这样一个正直传统的人来说,这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安史之乱中,王维不幸被叛军掳去,虽是被迫,但还是授了伪职,表面叛国。王维前期也受儒家思想感染,信奉忠君爱国,而被迫投入敌军麾下,则是信仰的崩塌,无尽的负罪感扑面而来,不禁痛吟:“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平叛后,陷贼官三等定罪。此时的王维,可以说是心如死灰,人生一片灰暗。
    王维深陷痛苦,无以自拔,只能钻研佛经,遁入空门,追求心灵的祭与灭治愈创伤。最后远离世俗,归隐山水,做个无牵无挂之人。心境不同,看到的景就不同,体现的味亦不同。从前期到后期,从明亮轻快到清静空无,这是人生几十年起起伏伏之后,内心的选择。
    “我听着那少年的声音 在还有未来的过去 渴望着 美好结局 却没能成为自己。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五月的唐诗小论文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查阅资料,思考探究,完成作业。 1.论唐诗中的自然风物 2.唐诗中的月 3.论王维诗歌中的“空”(禅意) 4.比较王维和陶渊明的田园诗 5.论王维诗...

  • 醉看墨花月白

    李白踏月而来,坠江而去。他一生浪漫不羁,生性豪放。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便是最好的写照。

    他的血液里淌着醇酒与明晃晃的月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月光凉透,烈酒烧喉,模糊的视野里是仙境,是他自己的天上人间。

    他眼里是遨游天际的大鹏和整个苍穹、整条大江流。就如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读着读着耳畔就响起巨瀑击石的水声,大风拂过脸颊。

    他脚下环绕着青云,身后是山林风吹打叶声。“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他的笔似乎有魔力,写出来的东西瑰丽无比,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画。

    他心脏里藏着一条龙,动时惊起千层巨浪,静时明月朗照,鸟语花香。他鄙视权贵,挥金如土,同时又埋怨自己不被重用,写出来的诗都透着几丝怨气。“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是,若真的放下,又哪里会处处提到呢?

    李白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高度的真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迅速将读者感染。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中往往带着浓烈的主观色彩和一种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李白嗜酒如命,蔑视权贵,及时行乐,豪情万丈,他诗中的浪漫其实是他自己人生中的浪漫,融进骨子里。他的山清秀或崔嵬,他的水静止或飞泻,他的酒清苦或浓醇,他的月惨白或皎洁,若没了他的诗来讲述,山就是山,月就是月,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李白生来就一身仙气,醉酒看那墨花月白,踏月而来,捉月而归。

    55班汪钇希

  • 论王维诗中的画面美
    首先来欣赏几句王维的诗,其实不必刻意挑选,信手拈来就是泼墨山水画。
    “关山正飞雪,烽火无断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他是中国古代最具现代气息的导演画家,镜头美学,色彩美学,以及电影中难以界定的“气质美学”,他运用自如,以汉字之有音有形有动有静有气度有风骨,拉着长镜头,带我们看山川湖海,看稻香深处,看空门幽幽,看人世茫茫。
    1.一切景语皆情语。侯孝贤的电影里常用空镜头的手法,在表达人物心情的时候,电影画面会有一两分钟的空,从湖面拍到山峦,从蓝天拍到湖上的船,镜头一直在走,但是没有人物,没有台词,这就是在以一种放空的方式传达角色的心情。而王维,则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极致。举一例论证,大家耳熟能详的《使至塞上》。
    王维作此诗时,被排挤出朝廷,一个人孤零零地与一匹马走在广袤的沙漠上。他很孤独,很郁闷,很忧愤,也有一点凄凉。但是他没有一上来就书自己心里堵的很,他把自己的眼睛变成镜头,把笔和纸变成载体,他放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空镜头。于是我们看到了,一辆车,一匹马,一个人走在暮色宏大的沙漠上,远方被夕阳血色染透的天空边,飞来几只大雁,没有悲啼,没有落单,它们划了一道棕褐色的线,飞向远方。远远的沙漠里,在夕阳和沙漠相互依偎的地方,一道黑色的狼烟陡然升起,直冲晚霞而去,狂傲,不羁,这是狼烟的一旁有一天缓缓地河流,被夕阳投下血色,缓缓向夕阳流过去,磅礴的落日在河流边挣扎着,金芒万丈。
    不需要任何关于作者心情的直接描绘,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有一点孤单,有一点悲伤,有一点凄楚,所以有一马一车一个人,有远去的大雁,有落日;但同时他内心还有一丝的豪壮之感,所以有孤烟,有长河。
    很复杂的情感,很纠葛的内心独白,如果真的是要直接抒写,会很啰嗦,而且会很造作。但王维上来就给了一个又空又美的长镜头,你坐在这看,你就感受到了。
    2.画面的结构美。刚刚分析画面里的情感,现在分析王维诗中画面的结构之精巧。一例《栾家濑》,全诗20个字,着力描绘一场虚惊。首先是大景“飒飒秋雨中”,这天在下着轻轻浅浅的秋雨,然后把镜头拉近“浅浅石溜泻”,水流很急,湍急清澈的河流从石头上一滑就滑过去了,这时候的镜头对了焦,在石头上有一只白鹭,但是虚化了,我们没有注意,我们只注意了画面最重要的结构-----水流,然后突然,因为水流湍急,礁石险峻“跳波自相溅”,这一溅,飞到了白鹭身上“白鹭惊复下”,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镜头里的主人公,它之前一直以一种陪衬的样子呆在一边,作者做足了准备,把所有的画面结构一层一层的安排好,就让主角飞出来了,一鸣惊人,余音绕梁!
    这种由客为主的结构安排,在日本电影里很常用,一个画面,一上来就是主角,没有东方美学中的“曲径通幽处”的美,最后主角缓缓从一个我们没注意的角落出来,你会觉得意犹未尽。
    3.画面的颜色美。颜色已经不需多说,王维本人就是画家,他对色彩的研究作用非常到位。他能够用色彩营造出很多场面,但是清新淡雅,安静无华的场景是最成功的。如《白石滩》,这首诗描绘的是农家少女月夜浣纱的场景,着力在表现这夜月色皎皎。开头两句“青山白石滩,绿蒲向堪把。”一白一绿,一种幽静清淡的夜色小溪仿佛就在你身边,伸手就可以摸到它清凉的水流。那这个跟月色有什么联系?这就需要细读,明明是晚上,怎么看见是白石滩的?为什么又是清浅?因为月色剔透,让其因为折射而变浅,而看清了这是白石滩,后面就更奇妙,从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清清楚楚的看见生长其中的绿蒲,又肥有嫩,几乎可以用手采摘。这就是月光的明亮。他一句话都没有提月亮,但是就是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美好明亮,你几乎可以感觉到月光拂在背上淡淡的凉意。这种以色彩渲染画面,梵高的画做到了极致,但王维很早以前,就拿颜色来渲染氛围,来烘托主角。
    如果王维在今天,他会是伟大的诗人画家,肯定也会是一位成功的导演。他对画面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其画面中的色彩,结构,情感,还有气度风采,映烁古今。

  • 少年感
    李白是个有少年感的人。少年感是个迷人又复杂的词,这是一种视觉,触觉,嗅觉和个性的感受,好像有一种非少年不可得的灵动。
    汉定儒家为正统,民族自此进入“中年”,所谓中年,大抵有两个表现,一是杜工部的忧国忧民,天下为己任;二是五柳先生的逃避浊世,复得返自然。后者是前者的进化态,前者是少年感的下一步。所以杜工部之诗之忧,忧伤到中国人的心里,他说的都是很现实的话,是实话,是我们不得不经历的悲欢离合,我们看他的诗,尤其是大部分少年看他的诗,就会觉得想逃离,因为现实在前面不远处伫立着,我为什么不抓紧时间享受我的少年时光呢?
    李白则不同,他一生都是少年,用网络的金句来讲,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他有少年才有的敏感,喜怒无常,浪漫,天真,和高潮起伏不停变化的情绪。余秋雨说我们对于他的惊奇,完全来自于他对于一切的惊奇,他惊讶了一辈子,我们就跟着他一起惊讶,你看他鲜有理性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的情感都是外露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站在那里对着大自然说,哦我的天哪,这太高了,太危险了,太难走了,太……这是他的惊讶,于是千年后,我们跟着他一起,天哪!我们惊讶于他能用这样形象,这样富于音韵美,富于画面感的文字表达这种东西,但我们忘了,李白就是最青春的我们,少年时的我们跟他的感受一样,他用他少年的笔去写他的内心,你可以看见他的神态,甚至他的动作。这是少年才有的外露。包括经典的《将进酒》,一下子把他的豪迈,把少年人做事不管不顾,图个潇洒快意全表现出来了,语言大气磅礴,豪情万丈,非常的豪华有气势,读起来你会跟着他一起开心,很有感染力,比如说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在哈哈哈哈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当然还有敏感和多情,少年的心思是很细腻的,所以句子是很美的,很直达人内心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听完觉得太美了,李白写这首诗的已经是中年了,但他的表达还是少年的叹息,还是少年的热泪盈眶。这就与杜甫有很大不同,杜甫很多情怀少年人是无法理解的,是需要经历世事才可以懂得,但李白太清澈了,他写出来的就是让人懂的,就是让别人跟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惊叹的。最后他的情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变,刚刚说了他的外露,他的敏感,而他的多变则是让人啼笑皆非,他总能让自己开心起来,《行路难》就是个典型,你看他前面茫然,难过,悲哀,渴望而不得的难受,但最后他想了想,又开心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看李白少年的幽情,“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他一直幻想,做梦,自己有超能力,自己可以飞,而年少的我们也一样。其实这只是一个点,从这个点你可以看出李白他内心藏了多少美丽的幻想,他幻想自己是个女孩,因此有个流传千古的青梅竹马;他幻想自己是个闺怨少妇,因此有了长安宏伟月色下的捣衣声;他幻想自己是谪仙人,于是他骑白鹿从容访名山。他拥有少年才有的无边的想象力,拥有少年特有的逃避现实或者说美化现实的方法,就是每天躺在床上,幻想,或者说做白日梦,但我们几乎很难想象杜甫啃着指甲,眼角含笑地胡思乱想,然后傻笑。然而李白的少年的幻想,加上天赋异禀,他不过是把他的内心情感和内心世界用笔写给千年后的我们看,于是年少的我们就觉得,啊好美。因为跟我们心里想的不谋而合。但《小王子》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说所有大人都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年老年多爱杜甫,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白只有一个。
    李白的少年感在他的情感流露里,在他的幻想里,当然也在世人认识他的另一个地方,官场。
    李白吧,一个少年是没办法做大官的,因为天真,因为直肠子,因为他把自己当大人,但大人不把他当大人。就是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他一辈子不考科举,一直期待因为佳作被赏识,被赏识了以后,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的名句,他又觉得自己没有被真正的重用,他就像一个别扭的小孩,好啊,你不重用我,我就专门扭着你的意思来,于是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而李白成功作死,赐金放还。
    回来后的他呢,假装自己很愉快,假装自己看破红尘,假装自己特潇洒,但其实他完全没有,他心里梗了一块,他想建功立业,他想一展雄心壮志,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这种像不像少年的我们,我绝对不会喜欢人了,然后又不由自主的去想去追。
    李白的少年感是很丰满的,他保持了人生的少年感,他发现了人生之美即在自我的情感自我的终极价值,他发现他的存在比其他任何对他来说都重要,所以他一直是个少年。麦克白说“何处相逢?在荒原”,李白的少年感就这样一直被我们铭记于心,也在唐诗的广阔意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处明月与酒。
    55章清扬

  • 把酒醉月
    月亮,从李白的酒中落下,又从东坡上升起。才圆又缺,方阴便晴。在诗中,月亮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且从中秋说起。中秋来于祭月,而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或许,诗人对月与思的联系也便由这个美好如诗般的故事开始。月亮似乎天生为思念而生。阴晴圆缺,也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东坡一词,唱出来中国人的心声。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
    月亮离不开酒。一斗酒,一轮月,一篇诗。借着酒后似仙似幻的感识,混着酒醉前或是思乡,或是思人,或是思物的情感,月亮,在诗人的眼中似乎也发生了变化。迷蒙的月光中,诗人们难分虚实,大笔一挥,伴着潇洒的墨迹,诗篇自然也就不似人间之物了。
    月亮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就正如一位又一位失意的诗人心中的向往一般。向往催生着失望,便以酒解愁。愁生,又成诗。诗,酒,月。循环往复。成功者如太阳,自己散发光芒。失意的诗人们总是碰不到太阳,便小心翼翼地汲取着太阳的光芒。成功者们抛下了月亮,殊不知,诗人们在黑夜中将它托起,彻夜明亮。

  • 论王维诗中的画面美
    王维的诗,是五彩的画。清新宁静有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苍莽雄壮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情动人有如“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著花未”,温馨朴实有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当之无愧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静谧旷远山水画
    这幅画很长,从平原延伸到大漠,从春夏轮回到秋冬。这幅画很高,从深谷回响到天际,有白云与清泉对望。这幅画笔法多端,五六七言皆备。这幅画精妙绝伦,动静相得益彰。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几幅: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犹眠。 《田园乐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曲》
    (二)豪情壮志进取图。
    王维虽然是诗佛,虽然写下了“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的感慨,但他并非生来如此。曾经的他也满腔热血,壮志拿云。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将邺下黄须儿! 《老将行》
    (三)趣味盎然人物画
    画中是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有缠绵相思的恋人,依依不舍的友人,超然物外的僧人,慈爱顽皮的祖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
    悠悠诗词,绵绵画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一千多年后我们打开画卷,她光彩依旧,风韵犹存。让我们用心珍藏。
    钟笑天

  • 豪放的背后是空寂
    ——论王维诗歌的风格变化
    高一55班 安淇
    谈起王维,那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水美景,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如果说王维是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那么他在山水诗上就可以说是鼻祖了。
    (一)个人背景
    王维诗歌风格的转折点我觉得主要是安史之乱。
    年少的王维才华早显,21岁的他就中了进士,而且深受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赏识,仕途是坦荡的,胸怀是开阔的。在这段时间中,他的边塞诗成就很高。
    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在战乱中被叛军活捉,被迫当了伪官,等叛乱平息后,他被贬官,虽然后期他官至右丞,但由于政局的变化无常,他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逐渐消沉下去,于是他不再有年轻时期的豪迈,而是将自身投入到了禅学的研究之中,在山水之中寻觅自我。于是,他达到了山水诗的一个难以匹敌的高度,同时,他对禅学,对释家的研究也是耐人寻味的。
    (二)前期边塞诗豪迈雄壮
    王维的《从军行》、《陇西行》、《少年行》等众多早期诗歌都是以军旅生活为背景展开。
    就《陇西行》而言: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诗人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表现出形势危急,气氛紧张。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纵使情况危急,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中表现出的情绪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这是年少的王维,那个充满自信,胸怀抱负,一往无前的王维!
    (三)后期山水诗情景理的融合
    纵观王维的山水诗歌可以看到,他所作的山水诗并不是只在安史之乱后,在开元天宝年间后政治日益腐朽后他开始半官半隐居生活时就多有创作,比如说《鸟鸣涧》、《渭川田家》等,但此时的他对禅学的研究还不深入。在安史之乱后,王维对于禅宗和释家的研究则是日益深入。这一时期中,他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把禅宗“顿悟”的思想引入到了山水诗歌创作之中。例如《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歌的前两联主要描绘山水景致,充分体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后面两联则充满了理趣。颈联”诗人从“习静观朝槿,清斋折露葵”的清静寡淡的情景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最后一联诗人运用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细细读来,很耐人寻味。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王维,我们既要看到他在山水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要看到他的边塞风采,全面地看他的豪放和空寂。

  • 论王维与他的诗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受累,贬为济州司倉参军。张九龄执政,推为右拾遗,又转监御史。开元二十五年,因政敵的谗言被贬出塞,此后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就是王维的一生,颇为曲折,甚是艰辛。而现世之人,正是从他笔下的诗里,寻找到了他的心路历程。

    一。早期
    那是他的一段意气风发的时期。少年王维赴京赶考,奔三及第,十余岁时,他的文采画技的名誉已响彻京城。恰逢太平盛世,王维的才华碰撞着这个难得的时代,令他写下《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唐贤三味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少年的豪气,少年的壮志。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一咏长安城里游侠开怀畅饮的豪情,二咏狼烟四起之时,少年报国从军的壮怀,三四再咏驰骋沙场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这四个看似独立的篇章,却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亦或是一群人的兴衰。
    选景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景物的烘托。在少年行里,诗人在景物的选择上颇费踌躇。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重义重诺,而这种性格总是和使酒联系在一起的。酒的醇香衬出少年心境,醉酒的洒脱跃然纸上,少年活了。
    虚实相生,正侧结合
    “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来要戒酒写少年游侠,上句又已点名“为君饮”,而作者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样的侧面虚写很有深意,含韵丰富。
    《少年行》中,诗人凭借着意象的巧妙组合和令人遐想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富有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一份少年的真挚情义。
    少年王维何尝不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的游侠?只是他所秉持的,不单单是一身豪气,更是原自内心的信念。在王维早年的诗篇里,既有着像《少年行》一样的浪漫主义,也有不少清晰明快的,现实主义的,这种种,都不觉然地同他的心态融为一体--乐于进取,积极入仕。

    二。晚期
    晚期的风格却有了180°大转变。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寺,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不妨从这首诗里来看看诗人的心境。
    开头一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平白无华,没有叹息,没有感慨,只是接受,仅仅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的一句平实的陈述。然而,在这种看似达观的“唯好静”心态中,是否也隐藏着诗人的种种无奈?下一句的一个“空”字,又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他拖着一架疲惫不堪的身子“返旧林”,逃的是奸臣乱政,避的是同流合污。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达观,可这种对万事漠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返旧林”大概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了,他无力回天,只得远遁以洁其身。
    相比于早年的诗中所迸发的激情,晚年的摩诘诗转向了自然,只不过这自然里,有乐趣,亦有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