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
王宠小楷《谷梁管子晏子庄子》2册合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二年。穀梁。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
《重葺辰沅会馆记》何绍基 / 楷书 何绍基现今存世的书法,大多系中年及晚年笔迹。其中,中年楷、行书浸淫唐代诸名家,尤其深得颜真卿、欧阳通之三昧,晚年则上迈秦汉,化篆、...
何绍基《楷书六屏》纸本 立轴 100.7x33.2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贞,别号蝯叟,湖南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先后在山...
此作为何绍基为已故友人张石舟所录墓志铭,笔画一丝不苟,无一潦草,中锋运笔,力到笔端。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一作蝯...
寄韬光禅师 唐代 /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创作背...
东汉时期,14岁的曹娥因父亲溺亡投江寻父,五天后抱父尸浮出水面。这一孝行感动世人,立碑传颂。东晋王羲之曾为其书写碑文,但原碑已失传。明代书法家王宠在40岁时(1533...
基础笔法训练方法
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
方放,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九三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北京书画...
墨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千年以前的人写字的动作神态似乎都能看到,笔法墨法一览无余。
《西湖最盛》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袁宏道写下的诗歌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
唐代书法巨匠颜真卿的《勤礼碑》,是其71岁时为曾祖父颜勤礼书写的神道碑。此碑以其笔力沉着内敛、结体宽博端庄、笔势相向而内蕴深厚而著称于世,展现出庄重浑厚之美。它既不似《多宝塔...
余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皆不蒙传授,人或问笔法者,皆...
196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启功先生在琉璃厂的庆云堂见到一本旧拓《玄秘塔碑》,就买了回来。原帖是粘贴本,由于受过潮,有的地方已经发霉,他便亲自用手把拓本捂湿、再慢慢揭开...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满族人,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启功先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启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