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镇巴县博物馆 田逢坤 周子垭至宝塔位于镇巴县泾洋镇二郞滩村庙垭组,建于清光绪五年,属密檐式六角形石塔。在石塔左边原有一座寺庙叫做清...

作者:镇巴县博物馆 田逢坤 周子垭至宝塔位于镇巴县泾洋镇二郞滩村庙垭组,建于清光绪五年,属密檐式六角形石塔。在石塔左边原有一座寺庙叫做清...
当塞上清风拂过榆林传媒中心,陕北民歌《渔家傲·秋思》的苍劲旋律拉开了一场关于文明与力量的聚会序幕。7月29日,2025陕西网络文明大会陕西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题活动举行。专家学者...
夏至时节,榆林市城南的鱼河镇被一场夜雨洗得清亮。站在鱼河堡北城墙下,深黄色的夯土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160 米长墙体上新补的土坯与旧墙肌理相融,木锚杆的痕迹隐在灰缝里,仿...
文:懿曦 图:何菲菲 走进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多方墓志为首次公开展出西安晚报05版2025年07月12日 展厅展出的墓志 展厅展出的墓志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局部) ...
作者:马凤霞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25年6月26日第二版 6月的烈日炙烤着古城西安,当人们步入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落成的展厅时,一股清凉浸润身心,千年古碑在科技加持下安然矗立。...
作者 | 卜 丁 图片 | 陕西文物考古工程协会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活动中,西安城墙(西南区域)预防性保护工程被公布为“2025年度陕西省优秀文物保护项...
作者:卜丁 图片:何菲菲 6月的西安烈日炎炎,而西安碑林博物馆焕新展厅内却清凉静谧。玻璃幕墙隔开喧嚣,千年古碑在科技守护下安然矗立。从“减隔震”地基到恒温系统,再到低反玻璃,...
文字 |卜丁 图片 | 何菲菲 西安碑林博物馆“星耀长安——西安碑林博物馆碑刻珍品展”在北区场馆展出。东、西两个展厅聚26方碑刻珍品串联“碑以载道”“王书大统”“佛浴大唐”“...
采编 | 卜丁 图片 | 何菲菲 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区场馆“贞珉千年——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汇集北魏至隋唐和近现代共计132组171件展品,展现从北魏到隋唐的民族融合、...
作者 | 卜丁 图片 | 何菲菲 西安碑林博物馆东翼的 “石刻艺术馆” 迎来了一批精品文物的入驻,包括北周保定五年范令造佛立像、唐力士像、唐十一面观音像、唐法藏佛座等,它们的...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公布第五批12家社区博物馆名单,这些社区博物馆的设立旨在延续文化记忆,助力乡村振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陕西已经公布5批社区博物馆共78...
采编 | 卜 丁 图片 | 榆林“四普”队 陕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榆林市普查队在复查一处遗址时,偶然发现一块北宋李氏夫人墓志...
作者 | 卜 丁 图片 | 延安“四普”队 日前,延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13个县(市、区)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新发现文物点32...
文字:卜 丁 图片:景玉薇 日前,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旧石器专项普查队传来好消息,目前已完成了200余处“三普”以后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的普查及资料录入工...
文|卜丁,图|毛凯民 陕西境内的蜀道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穿越秦岭和巴山的多条古道。在陕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蜀道专项普查工作中,摩崖碑...
作者:卜丁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道宛如一条丝带,连接着川陕甘渝地区,见证了这三省一市的繁华与变迁。目前,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蜀道专项调查正在稳步推进中。...
作者 :凤霞 玉虚宫屋脊上的“神兽天团”灵感源自唐昭陵博物馆藏陶“鸱尾”;神秘“天元鼎”的造型和纹饰借鉴了商代的龙纹扁足鼎、战国镶嵌几何纹敦;哪吒、敖丙重塑肉身所用七色...
作者 | 卜丁 水,作为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资源。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源脉和故乡,秦人治水历史悠久,水利遗产资源丰富。陕西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