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观义069:僖公六年·鲁僖公的治理思想大全 鲁僖公的治理思想,大体可以用孔子的三句话来概括。 一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是孔子夸赞舜帝...
《春秋》观义068:僖公五年·闲来无事“磨磨刀” 僖公四年,“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齐桓公,终于“缝补”起东方诸侯国联盟这个拳头,组织“八国联军...
《春秋》观义067:僖公四年·缝合匠人的“力量” 《西游记》最让人搞不懂的地方是唐僧的四个徒弟人人身怀绝技,为什么就不能代师取经,省略其中的九九...
《春秋》观义066:僖公三年·关心粮食和青菜 孔子有个弟子叫南宫适,这个人能做到在有道之世出仕为官、不被埋没,在无道之世保全身家、免于刑戮。鉴于...
《春秋》观义065:僖公二年·二分的世界一贯的“道” 《论语·宪问篇》中,子路问到“成人”的问题,有学者将这个“成人”等同于孔子所倡导的“仁”—...
《春秋》观义064:僖公元年·进入“僖公时代”的鲁国 公元前659年,《春秋》纪年“僖公元年”,鲁国进入僖公时代。 鲁僖公卒于公元侵627年,共...
《春秋》观义063:闵公二年·齐桓公的“霸王之器” 生意人常会讲一句话挂在口头上——“这几年的钱,越来越难挣了!”如果你同他较真一番的话,会发现...
《春秋》观义062:闵公元年·“必也正名乎”的遗憾 孔子很喜欢同自己的弟子闲聊。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如果有一天,卫国国君邀请您去治理这个邦国,您...
《春秋》观义061:庄公三十二年·最后的抉择 人本身便是“道”,所以孟子讲“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也”——居仁由义,自然就是道,而不是刻意地去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