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让座老者
    昨天公交车上被一位72岁的老者感动了。错开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坐着的基本都是老者,当然也有年轻人。一位老年妇女步履蹒跚着上了公交车,无奈车上人太多了,老妇女只好站着。我手里提着东西,一只手吊在把手上,车子每一次换速我都站立不稳,心里真希望哪位年纪稍轻的人站起来给这位老妇人让座。在我急切盼望的时候,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起来让老妇人坐下。老妇人说什么也不肯,:“你的年纪也不小啊,怎么也不能让你让座,我前面一会儿就下车,站一会就可以了,谢谢啦!”老妇人感激地说道。然后他们就攀谈起来,原来老妇人今年71岁,让座的老人今年72岁。老人豁达地说道:“我身体还行,你腿脚不方便,别推辞了,快坐下吧!”老妇人极不好意思地坐下来,说道:“太谢谢你老哥了,我只能空口谢谢啊!”
    一会儿,老妇人发现有下车的人空出了座位,她站起来说:“谢谢老哥,后面有空座,还是你坐下来,我去后面吧!”
    一直到我下车了,两位老人家都还在车上。
    我们的社会上文明的事情太多了,文明的风气越来越浓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是多么幸福。

    20180708每周一文第一篇

    自虐与自嗨 登登~登登~登~, 开启暑假模式, 开启每周一文模式! 以后每个周日,我都会发一个链接, 大家每周提交一篇标准长文! 看谁能够坚持下去! 当然每...

  • 今天讲到概率,说到频率的问题的时候,课本上有一个表格列举了外国一些数学家做的抛出硬币的一个实验。我开玩笑的说:“这个实验啊,我们小学生都会做。外国的大数学家做这样的实验,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180410共读第十周第二天

    天气回暖, 万物和心灵又复苏了! 不读书怎么对得起自己的浪漫情怀!

  • 忙中三记
    郭红娟0409
    (一)
    今天同学们课上的表现让我非常的惊艳,思维与思维碰撞出许多新的火花。同学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连一向不太爱发言的于明浩都举手了。晚上于妈妈发了语音微信给我,提到了孩子回家的高兴劲儿。我觉得老师肯把课堂的主角位置让出来,孩子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中。就像陈鸿锦说的那样,课堂的时间觉得好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如何把这一堂课精彩的呈现出来,学生是需要参与感的。
    (二)
    课外活动的时候王艺斐来请我帮他们指导一下课本剧。真的是实在走不开,一丁点的空闲都没有。于是答应他们,明天一定要他们指导,还要鼓掌。看着小王离开办公室时,有些失落的眼神儿,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明天再多的当掌声也比不上今天去看一眼他们表演的温情。
    (三)
    经过公交车站点的时候,在公交车等车几个同学欢快的和我打招呼。岳小鹏脸上抹了黑黑的一些笔油,我掏出纸巾来给他擦了擦,胖胖的小脸上绽开了一朵花。旁边儿不知道是哪个班儿的一个同学羡慕的说,岳小鹏老师对你可真好。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也有一个胖儿子,我也希望我儿子的老师在他脸弄脏了的时候,能掏出纸巾给他擦一擦。仅此而已。

  • 教育叙事
    忍俊不禁
    今天班会课,我在讲台上整理相关资料,教室里窸窸窣窣的声音一直停不下来。我想到几次班级考试我都让我班上一位不会学习的学生在讲台坐着监考,他属于那种智弱的学生,不认识班级的同学,也叫不出任何一位同学的名字,语文考试一直都是零分,但是在监考的时候却非常负责任。我教他数几排第几,然后他就能够在黑板上记录考试乱动的学生。我轻轻地说了一句:“李明你下位溜达一圈,看看哪位同学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瞬间,教室里安静的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声音。我忍俊不禁地偷笑了!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能够在班级中发挥作用,关键看我们怎样引导

    20180409共读第十周第一天

    昨天再创新低, 一共六位老师提交了作业。 郭红娟、刘春平、邢占华、王文玲、孙小霞和娄晓琨 无论是祖国建设还是普通工作, 总有一批脊梁在坚守, 风里雨里,忙碌休闲, 他们从不懈...

  • 今年的清明或许是最应人心的吧!天气阴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应该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吟哦而出的。

    20180406共读第九周第五天

    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在教育随笔《教有所思》中写道“我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

  • 我们读书的队伍又壮大了,而且这次来的是文学大咖,曾经无数次发表作品的李老师,我得努力学习,坚持天天写,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80405共读第九周第四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种天气适合包裹着在床上, 捧一本书, 烹一壶茶, 任思绪飞扬, 任时光荏苒。 谁有这份岁月静好的幸福?

  • 远离语言暴力
    今天看了艺术家谢勇老师荣获戛纳国际创意节大奖的一组作品《语言暴力》,作品中谢老师用简单的家长和老师口中的暴力语言拼成的武器震撼了我。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对同一类型题讲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有学生不会时,我也曾说过“你怎么这么笨”。我也曾经认为“都是为你好才说你,除了老师和家长谁管你”。
    而事实是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带给孩子心灵上的伤害可能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有力量的,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可以使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乐观,让我们共同远离语言的暴力。

  •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20180404
    谢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照顾和呵护花草,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去除1些陋习。当然,这还需要耐心。
    一天放学,发现我班的志东和奕凯两位同学住在得润居,应该走东路队,但是他们没在部队里面,第二天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为了方便走了中路队。提醒他们以后一定要走东路队。以为这样简单的说服教育他们就会心领神会,结果第二天他们又走了中路队,我心里有点生气,觉得他们不服从老师的安排。于是告诉他们,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来接你们回家。结果今天上午开会,下午上完课早把这件事了。放学的时候,队伍里又找不到他们俩的身影。
    当时很生气,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拼的不是汗水和心血,而是时间和耐力,你再急没有用,再慌也没有用。或许他们俩心里也不好受,害怕老师打电话让父母来接,所以就偷偷的提前溜走了,再给他们两天的时间,看他们是否知道悔改?
    也许就像张文质先生的观点:慢的艺术――慢慢的生长,慢慢的守候。树是慢慢长大的,学生也是。因此教师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足够的期待和守候。

  • 你的突围,我的救赎
    郭红娟0404
    王维审开始两次参加高考,毕业后被安排在校办工厂,到偏远的联中代课,学历史却教数学,到中心校却必须要带刺头班。我承认,所有的老师都会遇到工作上的不如意,但这么多挫折一齐压向一个人,如果他还能勇敢地站立,并且长成风景的话,我觉得他在我心中已经不是一个人了,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家长的赞誉,领导的认可,同事的钦佩,当我们所谓的平常意义上的成功王老师都得到了时,他却能冷静地思考。他思考着,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之道到底在哪儿?
    若是寻找,便能找到。历经深深的伤痛、焦灼的渴望、迷失方向的行走,王老师找到了教育的出口,在文字的执着中获得了教育的成功。那些文字,擦亮了王老师生命的日子,那些文字,也给了我营养。

  • 心中那盏渴望学习的明灯就这样灭了吗
    今天的课堂小测,森又交了白卷。
    小测时看到森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他又没把学习放在心上。于是我特地走到靠近他的地方,眼神示意他赶快跟上大家的小测。没想到他依然只是写了个名字又交了一张白卷。
    下课后,我在教室里批阅小测没有及时离开。正好赶上班级要进行数学检测,班主任老师走进来时,我正好批改到森的小测卷子,我随口说了一声,森最近的学习表现,上课不学,作业不写,小测白卷,一副彻底不干了的样子。不曾想从班主任老师的口中却得知,森最近确实不想学习了,甚至有了弃学的念头。父母打电话跟班主任交流说,现在对孩子特别的担心,担心他就此放弃学习,担心他彻底不想走进校园。父母也是发掘了孩子的心理变化,也在极力的引导干预,但是效果甚微,所以特别希望老师能够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是世上最近我也与森交流了几次,从他的眼神,从他的反应当中都能看出,他根本听不进去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或者是说他现在不想听任何关于学习方面的劝导。
    有时内心也很纠结,时时也在这样想,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再是那个背负着改变人命运的使命的教育了。以前的教育只要考上大学,自己就有美好的未来,还有锦绣的前程。考不上大学,或许就会一败涂地,一发而不可收拾。可是现在的教育完全不是这样一种景象。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是受社会现象的一些冲击,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习看得如此之重。
    或许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孩子都攀登到学习的顶峰。因为有的孩子的目标是山顶,也可能是山腰或者是山脚。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会有自己前行的方向。只是对于森的这种表现还是有所感慨。此时,他内心渴望学习的明灯就已破灭,是不是为时尚早?

  • 作业里的“弯弯绕”与“小智慧”
    以往数学作业都是孩子晚上发给我,我再做简单的批阅,孩子们再根据点出的问题进行订正修改。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孩子不知是没注意的还是故意的,发来的作业多是模糊不清,考验你的眼力,虽多次强调,就说家长手机像素低。还有的孩子即使你点评了作业,他们也是无动于衷,第二天交上来的还是原模原样,再有就是个别孩子始终是消失的,久久不见作业,真是各类问题层出不穷。
    前天晚上,突然想看看如果我不点评孩子们的作业质量会咋样。于是,我放了自己一天假,可是昨天一早我的整个状态就是“气炸肺”。班上发一顿火是必然的,但之后我也在反思,怎么做才能改变孩子糊弄作业的心态,不点评,怕孩子真遇到难题放弃不做,也怕第二天的课堂压力过大,于是我思量再三,和孩子商定,每天你的作业如遇不会的可以问,我可以帮你理顺思路,然后再进行整理,第二天这个题的分数算你的作业成绩。
    今早看作业前,心是忐忑的也是充满期待的。最后,多数孩子们也是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大有进步。
    我就发现,我们在管理孩子时,真的不能一成不变的用一种方式方法,在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偶尔也要换换思路策略。

  • 有胆,你就懒。 周一开班会,按照事先说好的,凡是没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到讲台为自己没完成作业进行说明,或者是进行“辩解”。第一个是清华,他走上讲台,在全班目光的注视下,他 显得不自在。我笑着说“别那么拘谨,这不是开批斗会,应该是说明会,理由充分可以理解,不充分你就得对你不写作业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我是因为历史卷子没拿所以没写。”,“哦,这可是个问题,没拿卷子……”。“老师,老师,这理由不成立,没拿卷子可以在群里借”,“他成天在线的”,“实在不行,可以向老师求助,”……还没等我开口,下面的同学已经公愤了,各种“反方观点”群起而攻之。清华在讲台笑着,听着,完全招架不住。我也笑出声来,“清华,看来,你还是没把不写作业的真正原因说出来,不找到病根,下次还会生病的!”我对他说。下面的同学也站在我这边,催促他快说。就在我示意同学们安静的时候,清华大声说了一句“老师,你饶了我吧,是因为我懒”清华尴尬的笑着说。台下的同学们也笑起来。我接着说“那你说说,是懒得愉快,还是你上来说得愉快?”“都不愉快,我明天一定补上,而且以后不会这样了。”清华赶紧说。班上的同学兴奋的鼓起掌……第二天一大早,清华把补上的作业认认真真的交给我,笑呵呵的。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找很多个理由,所以,说教式的教育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太管用。这种类似“辩论”式的错误自纠形式既能让犯错的孩子有话语权,让他们把自己觉得正当且充分的理由表达出来,又能借助其他同学的力量来驳倒他,这种自由辩论的过程很有效,让真理一层一层的被剥离出来,犯错的同学也心服口服,虽然可能时间会稍长,但是效果会相当持久。最主要一点是,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孩子从心里为 自己的错误买单。

  • 家长何时才能清醒?
    在我的观念中,一直觉得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我们每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大同小异,但面对同样的事情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结果,除了个性原因外,我觉得必与家庭教育有重要的联系,但我总是找不到一个确切的比喻去说服那些把孩子全权交给老师的家长,今天恰好看到这样一句话,颇得我心,家庭教育的学习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违章停车罚款的时候,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早知道就给5元停车费了!当孩子越大越难以教育,家长发现自己影响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时,才知道后悔!那个时候才会明白能用钱解决问题的事都是小事了!
    父母不学习,不成长的的唯一结果就是父母们不断重复小时候自己讨厌父母做的事。生命的延续只是在简单的轮回并没有得到实质地发展,这是最可悲的事情。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也能学会学习,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懂得教育不是只说不做,愿意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 刚刚读阎爱玲老师的《有胆你就懒》,这个方法很多年前我也用过,不过我操作起来就像是批斗会,过于严肃。看阎老师操作起来轻松自如的,效果又那么好,等周一开班会我也效仿着一试。

    20180404共读第九周第三天

    积极响应春平老师的号召, 无论是读后感还是教育叙事, 都起个小题目哈!

  • 今天晚点的时候,有学生检举文杰u语文课堂吃糖,我请他有机会请全班同学吃糖,并且在没有请客之前不准在教室里吃糖,同学们鼓掌表示支持我。我想看看这样的教育效果怎么样。

    20180328共读第八周第三天

    简书每日评论的数量起起落落, 心情也在激荡、低落、平稳中,起起伏伏。 生拉硬拽、鞭策激励固然迅速起效, 但忘了吗,自然跟随才是我们的初心, 罢了,罢了, 与其费心费力监督提醒...

  • 一天听了八节课,下来头昏脑胀。散步回来,大脑清醒,不由回顾思考。许是为探索名著的最佳教学方式,今天优质课课题是《昆虫记》导读。《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界的史诗,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部作品如何向同学们推荐,让学生能够有效阅读呢?我觉得应抓住这本书语言表述上最大特点“有趣”,选取书中精彩章节深入剖析,以点带面,推及全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今天读了《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监督》,我想起了我的优质课之旅。看着身边不少讲优质课忙碌的身影,能体会他们时而兴奋时而郁闷的心情,因为那时而清晰时而困惑的思路。在讲课思路上,杨组长特别有灵感,最重要的是我们讲课,她总是积极帮我们思考,大到情感提升的方向的把握,小到问题的设计,课件的图片,视频的字幕,课堂口语中某个单词的修改,她是我们讲课人的“主心骨”,也是高人。房主任她比我长不了几岁,可是她想事情特别细,每天都能给你很多明确的指引,指引你每天做什么,经过她的点拨,我只能感叹为什么我身在其中都没想到。还记得加班那一晚,房主任那些个电话,她在分享自己讲课时出现的问题,让我要做好完全的准备,还记得在抽完签临到讲课的前一刻,她还在忙于找人修改我的课件中的小问题,还记得在讲课时我看到了她伸出大拇指给我鼓励,片片记忆犹然脑海,片片感激犹记心中。她是我们的“领航者”,也是高人。

    我们组的姐姐们都是我的贵人,娜子牺牲自己吃午饭的时间在帮我截视频,小霞晚上加班帮我做导学案,组里娜子,晓菲,郑老师丝毫不马虎的代课。当你需要帮助时,他们化作你的三头六臂,在你脆弱的时候,他们给你鼓励与信心。

    感恩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