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湖北
  • 七夕,从悲剧里生出来的浪漫

    今日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与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相比,在浪漫标签背后,藏着一个带着遗憾与怅惘的悲剧爱情内核。 战国秦简《日书》里记载“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说的是牵牛星想...

  • 秋来未爽,蝉鸣依旧

    黄昏时分推开窗,晚风没等来期待的清爽,倒先撞进耳里几声蝉鸣 —— 细碎、拖沓,不像盛夏时那样清亮满溢,却也固执地缠着夏末的余温。算算日子,立秋已过二十多天,可身上的粘腻感半点...

  • 心静则凉

    近来这段日子,雨下得格外频繁。冷暖空气恰似两位实力相当的对手,在天地间来回拉锯,你方唱罢我登场,激烈地争夺着各自的 “地盘” 。虽说天气依旧弥漫着闷热的气息,可毕竟酷热了整整...

  • 老田的心愿

    老田是一位熟悉的老哥。他的中医诊所开业后,特意打来电话,邀我过去坐坐。昨天顺路去看了看,诊所规模比我想象中要大,设有四五个科室,我不禁为老田捏了把汗 。诊所 运营成本不低,眼...

  • 夏末雨歇,静待绿浪换金裳

    夏末秋初,是冷暖气流博弈的时节,雨也来得格外频繁。偶有放晴,日头倒比盛夏更显灼人 ,地面残留的水汽被日光炙烤,蒸腾着弥漫开来,让空气里的湿度陡增,人在其中,仿佛身处蒸笼,连呼...

  • 图书馆的黄昏时光

    下午在图书馆看书,接近闭关的时间,读者陆续离场,我看兴正浓,忘记了时间。广播里传来闭关的提醒,我赶忙收拾东西,走出阅览室。本以为人多数已经离场,可是乘扶梯下楼才发现扶梯上满满...

  • 长夏品黄茶,寻一份初秋的从容

    民间流传着一句四季饮茶口诀:“春红、夏绿、秋青、冬黑、长夏黄、四季白”。这里的 “长夏”,说的正是眼下夏末秋初、“秋老虎” 仍盘旋的日子。喝了一夏天的绿茶,如今时节流转,是时...

  • 百年前,中国人突然爱上的名字

    早就知道胡适,却从没想过他为什么叫胡适之。今天偶然读到他名字的来历,惊得愣了半晌,原来“胡适”二字,藏着一本百年前搅动中国思想风云的书。 胡适原名胡洪骍。1905年,在澄衷学...

  • 秋老虎还没退,一杯黄茶正熨帖

    清晨推开窗,风里终于带了点不一样的意思。不再是盛夏那种裹着热气的黏腻,而是掠过皮肤时,会悄悄留一丝凉的清爽——但太阳一爬高,秋老虎的余威又会卷土重来,闷得人心里发燥。 这种时...

  • 一杯绿茶捞起春天的鲜爽

    今年的夏热得霸道。清晨,空气里还缠着夏末的余温,虽不似正午那般灼人,却裹着一层黏腻的潮气,像被温毛巾捂住了口鼻,闷得人呼吸都慢了半拍。 厨房的煎锅滋滋作响,金黄的蛋液在热油里...

  • 告别夏天

    在空调房里憋了一整天,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冻得凝滞了。索性狠下心关掉空调,想推开窗透透气。可窗扇刚拉开一道缝,滚烫的热风便扑了进来,瞬间在皮肤上激出一层细密的汗。 蝉声也趁机争先...

  • 读书

    读书,可以穿越生死,与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相遇对谈。 文字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 你能穿越到100多年前,与雨果一起在巴黎街头小雨中溜达,听巴黎圣母院传来的卡...

  • 读书与自我塑造

    关于读书看到一种说法:“不是你读过的书,塑造了你。而是,你读过书之后产生的思想,重塑了你。”的确,读书读的是别人的思想,机械地读,无论多么好的内容或思想,要么如浮云过眼,要么...

  • 风景都在厌倦处

    每个人皆如此,皆对新鲜事物满怀热忱,而难以长久忍耐日复一日的单调与乏味。这便是为何我们常常见到,许多人满腔热忱地开始培养一个习惯,却在途中选择放弃,而后又再次鼓起勇气重新出发...

  • 被动阅读

    读了许多年的书,忽然发现很多时候都在被动阅读,浪费了时间精力,徒劳无效。 什么是被动型阅读呢?大概表现为以下种种: 不对书本知识进行一系列思考加工,只是麻木地顺着一句句、一段...

  • 夏日喜宴

    炎炎夏日,比高温更炽烈的,当属一场接一场的升学宴。饭店得趁早抢订,稍晚一步就可能一位难求。 考上名牌大学的,自然喜气洋洋要办宴,邀来亲戚邻里共享这份荣光;即便不是名牌,好歹也...

  • 读书有技巧

    读书如披沙拣金,需得法方能见效。囫囵吞枣式的泛读,不如提纲挈领式的精读。先观其大略,翻看序言与目录,摸清全书脉络,像给文章画张地图,知晓重点在哪。 钱钟书读《太平广记》时,用...

  •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茶,最早作为药用进入人们生活,后逐渐演变为日常饮品。唐时,陆羽著《茶经》,系统总结茶的种植、采摘、制作与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