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5-a7ac401939dd4df837e3bbf82abaa2a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学习书法,临帖是必由之路,然而基于学习阶段的不同,临帖的目的和方法也不一样,我以为主要是三个阶段。 一是初学时临帖贵精准熟练,主要是手勤。二是掌握基本笔墨技法后学习...
浙派分工整与野放两类,世之认可者,皆工整一类,自南北宗论兴起,主流把浙派野放一路视为野狐禅,曰狂怪邪道。故吴小仙,张平山,吴颠仙等其类作品,皆不为世所重,遂至清以后,无有传者...
闲来读贾浪仙诗集,读到《夜坐》一首,其文曰: “蟋蟀渐多秋不浅, 蟾蜍已没夜应深。 三更两鬓几枝雪, 一念双峰四祖心。” 意境寂寥清冷,荡人心脾。但是末一句意思不甚明白,遂百...
有类号称搞当代艺术人,打着搞艺术的口号,其实是打着艺术旗帜的骗子,他们是寄生在艺术身上的蛀虫。 他们不是用眼在看而是用嘴在说,他们不是把艺术当作个人感受而是当作实现目...
国画史上山水画家从唐宋以来,后人从每个时代挑出四个比较突出的,称为四大家。 五代到唐称荆关董巨,即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四家李成、范宽、郭熙、萧照。南宋四家李唐...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而说起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业外人士所知者恐怕不多。然而若比较二者,则发现王希孟实用笔纤弱而松懈,赵伯驹则用笔骨力强而严谨,...
陈仁锡《白阳公小记》云:“公师事文衡山先生,衡山性恶妓。一日,延衡山于家,歌舞毕集,衡山正色欲罢席。公曰:‘文先生以某门下士,故礼法苦我邪!自此绝不作细楷字,亦绝不作小山水图...
古人有慧极必伤的说法,是说一个人若过于聪慧,对事物难免看的深看的透,思虑过甚,必伤神形,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容易早夭。 王宠可以算这方面的典型了,聪明才智不过是稍用了...
明代书画诸家中,唐伯虎与王宠显得格外惊艳。一个人生跌宕,一个寿短才高,分外让人感慨叹息!最有传奇色彩的是二人临逝世之前,都有不同寻常的异兆。 唐寅年谱上载,明武宗正德...
人生一世,终归土灰,每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之时,其垂垂之语,无疑是本心最直接的体现。平日里外界附着的各式符号,在这一刻尽皆拂去,只保留了这个人一生最本质的底色。 通...
苏东坡做为一代文豪大儒,影响力巨大,因为他这种特殊的身份,历代一些佛教人士因为宣扬信仰的因素,难免会有意无意的加以利用,比如世俗流传最广的其和佛印有关的段子,真真假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