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常解读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举止要越加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行为要更加敬畏。并贯之曰:慎独。细细思量之下,我有另一种说法。比喻说戒烟,人际交往时也许更难坚持,旁人助力时更难坚守。所以:不睹不闻者,非人处不睹不闻之处要更怎样,是在人有过时,应该睹见却当作不看见,闻过的情况下当作不闻,当作为以为然!如朋友一起吸烟,明知道该戒,却当作小事,就这一次,放宽条件,仍沿旧习!以致真完成改过遥遥无期。所以先生言:此乃“时时自见己过之功”,不要“不见”己过!
戒慎不睹 恐惧不闻在学习阳明心学,读《寄诸弟书》中,我对“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这句话很感兴趣。它出自战国时期子思的《中庸》。大意就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